后勤文化建设分析
从后勤实际出发,是后勤文化建设的出发点。社会环境的变迁,要求组织做出反应,包括通过文化整合与创新保持自己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力,这是组织的重要能力之一。
后勤工作是为社会组织和单位的职能活动或主营业务创造和提供物质、技术、服务保障的工作,是社会组织和单位自身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行政体制改革和各行各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后勤保障水平和组织效率有更高的期待,并从而要求后勤部门、后勤企业深化改革,转换体制机制,通过理念、制度、文化创新,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当前后勤部门和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后勤文化建设既要研究后勤行业和后勤行业文化实际,尤其需要各个后勤部门、企业立足于本部门、本企业的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去规划和实施后勤文化建设,重实际,求实效。
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是对本部门、本企业的文化现状和问题进行广泛调研与科学诊断,在此基础上根据本部门本企业的行业特征和自身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工作计划,找准文化构建和创新的切入点和工作重点。
后勤文化建设的原则
1.坚持后勤文化来源于后勤实践、服务于后勤实践并接受后勤实践的检验。
后勤工作与改革的现实实践是后勤文化建设的基础,后勤文化要应立足于发展着的后勤实践,反映来自发展着的后勤实践的文化要求,以及后勤行业特征和后勤组织职能、目标、体制、价值观、历史传统等方面的特点,由此形成后勤文化构建创新的独特性和强烈的实践性,以及鲜明的时代特征。
要从后勤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和推进后勤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构建和创新,致力于提高后勤保障能力,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并接受后勤实践的检验。只有坚持后勤文化同后勤工作与改革实践结合,才能使后勤文化真正具有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2.坚持以提高后勤保障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后勤能力或核心竞争力,是后勤组织履行职责、实现组织目标、支撑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表现为后勤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的能力,以及独具性和持续发展优势。后勤文化建设要以提高后勤保障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中心,致力于实现管理水平、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无论是后勤部门履行职责的能力,还是后勤企业核心竞争力,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实现、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后勤能力的不断发展,要求后勤文化不断创新。
3.坚持与加强后勤管理、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结合。
管理科学化或现代管理强调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即科学管理与人文(本)管理的有机统一。人文管理作为柔性管理或管理的艺术价值,主要是通过文化的形式构建为全体组织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组织价值观和
后勤文化建设分析
本文2009-12-02 16:07:15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151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