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推进秋冬产业开发消灭冬闲田撂荒田的决定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领导到**视察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合理利用我市的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充分挖掘秋冬季农业生产潜力,切实解决目前冬闲田撂荒田(以下简称"两田")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特制定本决定。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消灭"两田"为主要形式,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优化优势产业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秋冬季生态、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二、目标任务
在确保粮食面积、产量稳定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秋冬季蔬菜菜、油菜、马铃薯、食用菌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通过3年的开发,充分利用全市129.66万亩冬闲田和12.77万亩撂荒田。右江河谷原则上全部消灭"两田",两翼山区"两田"地利用率达70%以上。
三、开发原则
效益开发原则。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的综合效益为核心,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强化绩效管理。通过开发"两田"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科技贡献率,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统一,切实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积聚开发原则。按照高效农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确定开发重点支持的产业、区域和龙头企业。一是农田水利基础项目实行规模开发,进一步整合各类农业开发项目,坚持集中投入、连续扶持;二是产业化经营项目向产业集中区倾斜,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工业园区积聚;三是合力开发农业项目,要依托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以农业开发项目为平台,整合其他支农资金,合力建设开发"两田"项目,做大项目规模;四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开发"两田"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格局。通过积聚开发,加速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向产业优势区域聚集,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提高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水平、效益和形象。
科技开发原则。各县区、乡镇根据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明确科技推广的目标和内容,重点主推适宜新品种和新技术。进一步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特别是加强对返乡民工、农民经纪人,以及直接从事生产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进一步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积极引进、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强化科技对高效农业的支撑作用。
择优立项原则。对地方政府重视程度高、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高、农民积极性高、规划设计水平高、产业特色明显的项目,优先立项支持。
四、工作重点
(一) 科学谋划,扩大秋冬产业开发面积
组织力量,对"两田"状况进行全面认真调查摸底。调查要做到"五不漏",即不漏乡、不漏村、不漏屯、不漏农户、不漏田(地)块。调查要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进行统计,县、乡逐级分类汇总。 要按照"两田"的地力水平,分高产、中产、低产三种类型加以统计。要对适宜种植农作物种类的田地块分类统计,对适宜种植秋冬菜、油菜、绿肥、种草养殖的要重点统计。要对群众的秋冬种开发意向和资金准备等情况进行摸底,对规模100亩以上田(地)块的水利灌溉、机耕路通达、农机应用水平、劳动力资源等进行摸底,充分掌握基本情况。
各县(区)要把秋冬农业开发当作重要的一季农业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一环,认真对待。根据调查结果,组织专家对秋冬季农业开发进行科学系统规划。重点对适宜种植秋冬菜、油菜、绿肥、种草养殖等规模100亩以上的田地块进行详细规划。规划要以"四宜"为原则,即:"因地制宜、因市制宜、因时制宜、因户制宜",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组织农民变冬闲为冬忙,抓好秋冬季农业开发。因地制宜就是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突出优势,突出效益,适宜发展什么就搞什么。凡是能够种的都要种上,凡是种上的都要种好,有种就有收,就有效益,尽可能地不留"两田"过冬。因市制宜是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拓市场,市场需要什么,什么价格高、效益好,就发展什么,使生产的东西都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因时制宜就是要不误农时地抓好生产,抢住最佳生产季节来提高效益,特别是重大生产环节必须抓住不放。不能僵化地等方案,要边作方案边作规划边抓"两田"开发,以消灭为"最终"目标。因户制宜是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根据农户的技术、资金、经营水平等情况,合理引导,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抓好大户,带动千家万户,搞好专业化生产,提高秋冬季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
要坚持向适宜区集中、向大户集中的工作导向,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落实好田块,搞好种植。一是做季节(时间)文章,通过开发"两田"新增秋冬种播种面积,力争2009年消灭"两田"67万亩;二是做空间文章,新增30万亩间套种面积。从2008年起,连续3年每年扩大间套种10万亩,新增30万亩。
(二) 调优结构,努力提高产品品质
科学调整秋冬产业开发品种结构,实行规模化、区域化种植,提高种植效益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安排种养茬口,努力形成淡季不淡、旺季不滥、品种齐全、特色鲜明的生产格局。始终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加快秋冬产业开发良种的更新换代步伐,努力改变秋冬产业种养粗放、品质不高、卖价低下的现状,依靠科技不断提高产业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 "三品"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形成供应稳定的外向型秋冬农产品生产基地集群。
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不断加大高产、优质、专用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生产的新品种。在品种选用上,坚持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风险小、综合性状好的标准,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增产、提质、减灾的功能。蔬菜品种要实现优质化、特色化;马铃薯生产主推费乌瑞它、大西洋等品种;食用菌生产主推蘑菇、香菇、木耳、平菇等种类;油菜生产主推油研系列、湘油系列、绵油系列、万油系列等品种。
重点推广关键技术。进一步加强各项关键技术的整合、配套和完善,把落实技术措施,提高科技含量,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作为提高秋冬种生产水平的重点。制定分区域、分作物、分品种等关键技术方案,明确各项关键技术的推广区域、推广范围、推广重点,充分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积极指导农民科学用肥,科学管水,科学防治病虫害;积极推广应用农作物间套种、"三免"、"三避"、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栽培,提高秋冬季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水平。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和农场品质量检验检测,提高农产品的卫生安全合格率,确保秋冬种农产品市场供应质量安全。
(三)对接产销,确保产销两旺
重点瞄准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市场,发展外向型生产,拓宽市场和流通渠道,以市场需求拉动生产规模增长。一是抓好右江河谷区秋冬菜主产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冬季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老板开发种植秋冬农作物或创办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三是扶持
关于大力推进秋冬产业开发消灭冬闲田撂荒田的决定
本文2009-11-13 11:01:27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058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