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调查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10-05浏览:2936下载123次收藏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优质稻、工业原料林、植物油、楠竹、茶叶、中药材、生猪、桑蚕等十大农业产业开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战略举措,上项目、建基地,扩投资、增效益,在推进我县中药材产业开发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开辟了农民群众创业增收的新渠道。但在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和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番认真调查,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从发展条件看:中药材产业开发“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会同县地处云贵高原东缘斜坡和雪峰山西南段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水量1264.5毫米,年日照率33%,年无霜期301天,整个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中药材的生长。会同自古以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千百年来侗苗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与疾病抗争,发现并孕育出丰富优质的中药材资源,境内有茯苓、紫珠、黄柏、杜仲、吴茱萸、百合、黄精、威灵仙、前胡、杜衡、南山楂、南五味、钩藤、茜草、续断、川木通、山木通、鱼腥草、夏枯草、金银花、天麻、灵芝、蕲蛇、乌梢蛇、白花蛇等常用中药品种达500余种,发展形成了深厚的侗苗医药文化。基于我县独特的地理条件、优质的药材资源和传统种植习惯,2008年县委、县政府把握机遇,审时度势,把中药材列入全县十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重点开发,编制完成了《中药材产业五年发展规划》(2008-2012年),从组织机构、资金扶持、区域布局、责任体系、发展目标等各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学术论证,今年5月我县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成功举办了“会同首届会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讨会”,基本确定了会同炎帝故里的历史地位,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和强大推力。从以上分析来看,会同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只要全县上下思想认识统一、政策落实到位、方法措施得当,做大做强会同中药材产业、打造会同“药材之都”是可以实现的。  

二、从发展现状看:中药材产业开发刚刚起步,亟待加速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0000余亩,初步形成了以金子岩、黄茅、坪村、堡子、金龙为主的1500亩百合,以王家坪为主的1500亩玉竹,以沙溪为主的5000亩紫珠,以连山乡为主的500亩金银花、白术等五大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材产业开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调查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