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代会主体意识确立及强化分析建议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09-09-16浏览:2190下载159次收藏

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其在加强高校决策科学化,管理民主化,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多种利益关系和维护学校稳定、促进学校的建设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教代会发展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度不够健全、职权不够落实、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

    一、教代会代表缺乏主体意识的原因分析

    1.从教代会代表的选举方式和构成原则来看:许多高校在代表选举中采用的做法造成了教代会代表缺乏主体意识。一是教代会代表的选举过程。教代会代表获教职工高评价的评价过程并没有落实到位。二是在代表的主体意识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代表谁”的意识。由于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采取以“教研室、科室、班组为单位,由教职工直选方式选举教职工代表”的做法,因此就代表个体而言,他们对于应该首先代表哪个特定的教职工群体的利益,以及主要应该表达哪个特定的教职工群体的愿望和诉求等不明确。

    2.从教代会的形式来看:教代会常设工作机构(包括常设主席团、执委会、联席会议等)在成员构成上存在的问题。一是教代会常设机构的成员构成比例与教代会的代表构成比例严重失调。二是在教代会常设机构的人员构成方式,已经基本成了部分中层干部会或党委常委扩大会或校长办公会扩大会。

    3.从教代会的组织制度来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教代会主体意识确立及强化分析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