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高校创争活动实践思考
**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900余人,研究生500余人,函授生3000余名。2006年我院成为“创争”活动向教学单位扩面的试点单位,这是“创争”活动在以高知为主体的高校教研单位的一个有益实践。
“创争”活动开展3年来,取得明显成效: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有所拓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质量意识有所提高;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理念成为教师自觉行动;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不断得到强化。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营造全员学习氛围
(一)建立了真抓实干的领导机构。院党委行政多次讨论,成立了“创争”活动日常工作机构,形成了“创争”活动由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落实的和谐局面。
(二)广泛地宣传发动。通过主题会议、专题讲座、个别谈话等形式,让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大战略意义。邀请专家讲解当前社会形势和教学科研前沿动态,让广大教职工有学习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三)确立了各级“创争”目标。我们切合学校、学院的“十一五”规划,制定学院、学科、个人的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细则,建立了全院教工的愿景目标。把“创争”活动具体细化到每个教职工,把活动的开展和教工个人发展结合起来。
(四)完善了各项学习的保障措施。学院把学习制度化,建立了各种培训、集体学习制度。学院完善了激励机制,拿出资金奖励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教工,对外出访学、进修的教工给予时间、经济上的支持。优化了学院的财力配置,3年来共在职工学习方面投入达877万,占3年来全院总收入的48%。并完善了各项学习硬件资源,院资料室现有图书10万余册,期刊杂志近13万册;配备了专门的教育技术人员。
二、在学科、学位点建设中构建学习平台,建设学习型团队
(一)以学科、学位点建设为着力点,以“申博”为契机,构筑了良好学习平台。打造了儿童研究、语文教育、非洲研究、江南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研究、文学浙派研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等学科方向的系列精品成果;通过围绕博士点申报,重点建设好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
(二)依托学科,奖励和约束并重,着力加强了科学研究。我院教工潜心学习、深入研究的风气大盛,科研成果呈良好发展势头。2006—2008年,我院共发表论文632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32篇,一级期刊101篇,cssci论文213篇;出版专著42部,教材13部,编著28部;共获得科研项目17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8项,省部级45项,厅级48项,横向课题44项;共获得省级奖励9项,厅级奖励19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我院在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和各种奖励等方面都保持稳定的提高和发展。
(三)引进和培养并重,以学科学位点建设引领学习型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推行“博士化”工程,启动“访学计划”,近3年我院考上博士 11 人,外出高访与攻读博士后 9 人。在人才引进方面,从全国各地高校乃至海外引进了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年轻博士、教授20多位。目前学院师资队伍已实现了结构性调整,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等结构渐趋合理,已建成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在全国同类院
研究型高校创争活动实践思考
本文2009-09-16 09:06:50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600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