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者建国60周年特别征文:20世纪中国历程的启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是贯穿20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革命和现代化并不是对立的:革命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而现代化需要革命来为它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是中华民族在20世纪艰苦跋涉中的重要特点,也是正确理解这段历史中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
●中华民族在20世纪探求复兴之路的过程中,对于究竟走什么样的路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诞生并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力量,是20世纪中国历史客观进程的必然结果。
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可以说是集体的记忆,是人类实践记录的总汇。一部20世纪中国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在这100年内实践记录的总汇。在这个总汇中,中国人有过悲惨的遭遇,也有过胜利的欢乐;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有过巨大的成功,也有过严重的挫折。一切言论和主张,都在如此丰富的实践中经受检验。历史比任何滔滔雄辩都更能说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谬误的,更能给后人留下无穷启示。
剧烈的不停顿的社会变动和巨大的社会进步,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显著特点。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站在新世纪的新起点上,把20世纪刚刚来临时的中国同它结束时的中国比较一下不难看出,变化之大真可以说是“换了人间”。
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已经到了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苦追求的第一目标。如果连国家都灭亡了,其他事情说得再好听也没有什么用处。“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年轻的鲁迅在20世纪初饱含悲愤写下的这首七言绝句,呼喊出当时无数爱国者的共同心声。
到20世纪结束时,中国人不仅早已站立起来,而且已经过上总体小康的生活,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大步前进,迅速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我们正满怀信心地大踏步走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这也许是20世纪初年的爱国者们很难想象得到的。
占世界人口将近1/4的中国,在不长的100年时间里竟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确实称得上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奇迹。它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个问题,不仅中国人一直在深入探讨,而且正引起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浓厚兴趣。回顾20世纪中华民族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路程,有几个问题特别引人注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整个20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20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怎样看待这种现象: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一直紧紧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站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并且在几千年内绵延不绝,从来没有中断过。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汉唐盛世”不去多说了,就以离近代不远的18世纪、也就是清朝康雍乾时期来说,中国在不少方面依然居于世界的前列。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1800年中国的工业产值(主要是手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3%,而整个欧洲只占28.1%;18世纪全世界超过50万人口的大城市共有10个,中国占了6个: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广州。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18世纪中叶写道:“由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 但是,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很快就落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同西欧和美国的差距越拉越大。
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国家炮舰的威胁下,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始丧失独立地位,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之而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越来越沦入被西方列强恣意掠夺和压榨的悲惨境地。到19世纪和20世纪相交的时候,这种不断沦落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了中国人太大的刺激。翻开20世纪历史的第一页,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是一幅更加令人痛心的情景:八国联军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北京,耀武扬威地统治北京达一年之久。
中国真的要灭亡了吗?昔日的辉煌同任人宰割的现实之间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使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对这种屈辱的生活感到格外难堪而无法忍受。“振兴中华”这个响亮的口号,便是孙中山先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发生那年喊出来的。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追求的目标,成为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
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在这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出于独霸东亚的野心,对中国进行规模空前而极端野蛮的侵略掠夺。他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铁蹄所到的地方,各族人民沦为连生命财产都没有起码保障的“亡国奴”。在近代中国面对的种种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大家清楚地看到:离开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是根本谈不上的。这就毫不奇怪,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不管是汉族同胞还是其他所有兄弟民族同胞,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灾难,无论是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军民们,还是国民党军队中的许多爱国将领和士兵,无数志士仁人为着民族生存而浴血奋战,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是永远值得后人怀念的。外来的横暴侵略,使中华民族更紧密地凝聚成一个利益与共、命运与共的整体。这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光辉的一页。
经过100多年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顽强奋斗,中国人终于从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反动政府的压迫下摆脱出来,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前夜,毛泽东同志响亮地宣布:“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跨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但毕竟只是第一步。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在经济上依然十分落后,还没有过上富裕的好日子。没有经济上的强大,政治上的独立是不巩固的、缺乏保障的。在恢复了遭受战乱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后,全体中国人又立刻在祖国大地上展开热气腾腾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样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虽然中间经过曲折,但依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在中国人面前响亮地提出要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地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下决心排除一切干扰,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同志客观分析了中国同发达国家经济上的差距,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成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基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也好,坚持改革开放也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好,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庄严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几代中国人100多年来的强烈愿望,也是中国对人类应尽的责任。中国人历来坚决反对一切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力求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发表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写道:“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正含义,就是“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它同国际交往中的“大国主义”是完全对立的。和平发展,珍惜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力争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民的基本原则和美好愿望。
关于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可是,在20世纪的前一半时间里,中国人主要在从事革命斗争,集中力量先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这是不是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走入误区或走了弯路?无数先烈为革命作出的牺牲是不是多余的?当然不是。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这段话把实现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说得很明白: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先实现了前一个目标,扫清了障碍,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后一个目标;把它称为“必要的前提”,也就是说这个前提是绕不开的,是无法回避的,必须先这样做而无法用其他做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看一看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事
党建工作者建国60周年特别征文:20世纪中国历程的启示
本文2009-08-15 11:03:02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338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