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摘 要:所谓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给予所有社会成员最基 本生活保证的一种社会安全措施。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产品,它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 员的基本生活提供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获取社会保障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的基本权利, 然而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相对落后,在医疗、养老、教育等各方面,农民很难享受到应 有 的保障。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社会保障属于政府社会职能的范围,扶弱济贫、保障 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思考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又被翻译为“社会安全”,最早出自于美国1935年颁布 的《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 老、疾病、灾害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西方世界农 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比城市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要晚一些。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正 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在1883-1889年先后立法开始了工人“医疗保险”、“事故保险 ”和“养老保险”,但直到1957年才开始实施“农民养老保险”。日本是1941年开办年金保 险的,1971年开始建立农民年金保险。国外农村社会保障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目前 已经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供需矛盾的现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生存和生活的“安全网”,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农民,尤其是贫 困农民提供的一种普遍的、预设的制度安排框架,使他们在面对外界各种风险威胁时,能够 通过这种制度帮助消除、缓解和应付这些威胁及其对贫困农民基本生计安全的影响。理论上 讲,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以政府为主体进行提供。然而受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 平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一直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造成农村社会保 障的严重缺位。
1、地区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不平衡,一般说来,经 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 多数贫困人口,许多人连温饱还没有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
2、社会化程度弱,农民负担重。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很小范围内实行,没 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农民参保水平较低。以**省某乡为例,该乡7个村,29个行政 屯,2500户,共12500人,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占全乡总人口的20%,享受最低生 活保障的人数不足10%,还有20%的村民没有参加医疗保险。
3、资金缺乏,来源不合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主要是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 ,而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直接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足。据有关研究表明,在 我国农村约有1.4亿的人群因收入低而不能维持其基本的食品消费,这样对社会保 障根 本无支付能力。当前发达国家城乡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而我国农村社会保 障资金的来源坚持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次之,国家为补充”的原则。据资料显示, 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金额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只有10%左右。这样不仅造成农村社 保资金的短缺,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推广农村社会保障工 作的难度。
4、资金管理水平低下,难以增值。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监 督。这主要是因为,在管理体制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在大多数地方是征缴、 管理、使用集一身,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机构都 涉及农村社会保障,由于这些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 常发生矛盾,导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加之机构设置不健全,使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漏洞百出,水平低下,难以增值。
二、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客观需要。目前,对 于形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学术界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是造成三农问题 的 根本原因。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实质就是对农民实行歧视政策,结果就造成了市民与农民 之间的不平等。例如,占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总支出 的11%,而占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支出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7%。生存权是人权的基本 内容,它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权利, 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而自然产生的 。农民作为社会主要劳动者, 应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这是受到我国法律 保护的。我国宪法第十四条和第四十五条分别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的 社会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 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但是, 目前我国事实存在的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制”的结构 ,使农民的生活处在风险较高的状态中, 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 是对农民权利的一种剥夺, 同时也与我国当前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精神相违背。
2、有效扩大内需, 推动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经济从1992 年之后发生了 重大变化, 由原来的“产品短缺”时代, 进入所谓的“生产过剩”时代。经济学家把这种 现象表述为“卖方与买方市场的结构性转换”, 也就是内需不足。
3、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本文2009-04-16 12:02:17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1764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