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反应死亡法医病理学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反应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从而解决困扰法医学工作者对过敏性反应死后诊断的鉴定要点。
方法对华西法医鉴定中心1995-2004年尸检检出的26例药物过敏性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药物过敏
所致死亡案例的死者年龄以31—40岁的例数最多,占了38%;26例因药物过敏所致死亡的案例中,12例为青霉素类药物过
敏,为引起过敏最常见的药物;而药物使用途径引起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中以注射为主,共20例;以个体诊所及基层医院多
发生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18例在使用药物后出现典型的严重的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15例为在用药后半小时内发生死
亡;病理解剖可见咽喉粘膜水肿20例,其中咽喉腔阻塞大于75%2例,50 75%5例,25—50%7例,小于25%6例,显微镜下检
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咽喉粘膜者21例、肺组织18例;6例血清ige检测值呈现出显著的升高。结论过敏性反应的死后诊断
应结合死者的生前临床病史,死亡时间,生前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发现及血清lge检测值综合分析。
【关键词】过敏性反应;法医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d919.1
f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04—0297—04
the forensic pathological study on death of anaphylaxis.lln xia yi x ,chen xiao-gang,xie ying guo shao_j;eng.
the school ofbasical and forensic medicine of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abstract】 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aphylaxis in forensic pathology,to clarify the puzzling critic points
of the postmortem diagnosis.methods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26 autopsy cases of anaphylaxis in forensic medical identification
center of west china sichuan between 1995 and 2004. results 38% of the cases were between 3 1 and 40 years old. the most
common reason resulting in anaphylaxis was penicillin,which cause the anaphylaxis often by injection(20 cases).the alergic cases
usually happen at the private clinics and the hospitals. 18 cas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symptoms; 15 cases died in 30 min·
utes after the use of certain drugs. th e edema of throat of 20 cases was found in autopsy, thereinto, the block of throat were over
75% in 2 cases.between 50% and 75% in 5 cases,between 25% and 50% in 7 cases,less than 25% in 6 cases.under the microscopy,
the eosinophil were observed in the mucous membrane of throat of 2 1 cases and in the lung of 1 8cases. th e serum ige
increases notably in 6 cases. conclusion th e postmortem diagnosis of anaphylaxis should synchronously consider clinical history,
time after death,symptoms before death,observations in the autopsy and the serum ige.
【key words】anaphylaxis;forensic pathology
近年来.医疗纠纷明显呈上升趋势.其中过敏性
反应的死亡占较大比例。患者往往是在口服药物、肌
肉注射或静脉滴注药物过程中或不久死亡,死者家属
认为是医疗致死.而医方则认为是本身潜在疾患所
致.由于死者家属不愿让医方参与解剖鉴定,而往往
要求法医进行解剖。然而,这方面的鉴定,法医接触较
少.且国内法医文献未见系统报告。本文复习近年国
外文献.结合临床表现、尸解发现及心血ige检测等结
果,就一些长期困扰法医工作者的关于过敏性反应如
何鉴定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材料来源与方法
一
、材料
本组26例尸解材料来自四川大学华西法医鉴定
中心1995—2004年解剖档案。绝大部分案例资料完
整.均做系统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部分案例
进行血清ige检测.死因可靠。
二、方法
(一)纳入标准
生前均为在使用该药物过程中或不久发生死亡;
所有案例均经过系统解剖确定无其他致死性病变存
在;器官组织大体和镜检有过敏性反应的病理改变;临
死前均有严重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部分案例进行
血清ige检测结果。
(二)过敏性死亡的诊断依据
【作者简介】~ (1978一),女,汉,四川射洪人,法医病理学在读硕士,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tel:+86—028—85578738;e-mail:linxiaqiuo1@163·com·
· 298 ·
有过敏原的作用;有相应的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
现:尸体解剖有喉头水肿,显微镜下看组织切片可见
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心血血清ige大于150iu/ml。
(三)排除标准
既往无过敏史:无家族性遗传性过敏症及其他原
因(如食物等)所致过敏。
结果
一
、年龄与性别
在发生药物过敏性反应的26例中,10~20岁年龄
段为2人,均为女性,占8% ,4人为21~30岁年龄段,
占15%,其中男性3人,女性2人;31~40岁年龄段10
人,占38% ,其中男性7人,女性5人;41~50岁为3
人,占12%,其中男性2人,女性1人;51—60岁年龄段
7人,占27% ,其中男性3人,女性4人。
二、医院及科室分布
26例死亡案件中,10例发生在个体诊所;8例发
生在区级医院:4例发生在县级医院;3例发生在市级
医院;1例发生在省级医院。18案例发生在门诊,6例
发生在住院部内科,2例死于家中。
三、过敏原的分类及临床治疗情况
26例案件中15例有确切过敏原,占58% ;11例
生前有药物使用,但因为该药物鲜有致过敏的情况,
在未做过敏原试验的情况下难以确定过敏原,占
42%。26例经过一系列检查鉴定确定为药物过敏所致
的死亡案例中,12例为青霉素类药物过敏,15例为其
他药物过敏;其中庆大霉素2例,链霉素2例,普鲁卡
因1例,肌氨肽苷、淋必治、黄芪、消炎痛、先锋必各1
例,5例用药不祥。根据药物使用原则,庆大霉素、链霉
素、普鲁卡因、肌氨肽苷、淋必治、黄芪、消炎痛、先锋
必均无须提前做皮试;而使用不详的药物则不能确知
其是否应该先做皮试。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前均应先做
皮试,而12例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中有5例未做皮
试:2例使用了非同批号非同种类的青霉素类药物做
皮试,而结果为阴性;5例使用与所用的青霉素类药物
同批号的药物做皮试,结果阴性。但所用的皮试液是
否现配制,皮试液的浓度、剂量是否符合医疗常规,医
院均未提供检材。
26例死亡案件中的给药途径以注射为主,共20
例.其中静脉滴注8例,肌肉注射12例,口服用药6
例。在12例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中,有4例是在静脉
滴注青霉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发生,6例在肌肉注射后
发生,2例在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后发生。
26例案件中有17例在过敏反应发生后被及时给
予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的治疗,但终未能挽救生命。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4期)
17例中有2例在个体诊所救治,6例在区级医院就救
治,5例在县级医院救治,3例在市级医院救治,1例在
省级医院救治。
四、临死前表现与死亡时间
典型的过敏
方法对华西法医鉴定中心1995-2004年尸检检出的26例药物过敏性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药物过敏
所致死亡案例的死者年龄以31—40岁的例数最多,占了38%;26例因药物过敏所致死亡的案例中,12例为青霉素类药物过
敏,为引起过敏最常见的药物;而药物使用途径引起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中以注射为主,共20例;以个体诊所及基层医院多
发生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18例在使用药物后出现典型的严重的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15例为在用药后半小时内发生死
亡;病理解剖可见咽喉粘膜水肿20例,其中咽喉腔阻塞大于75%2例,50 75%5例,25—50%7例,小于25%6例,显微镜下检
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咽喉粘膜者21例、肺组织18例;6例血清ige检测值呈现出显著的升高。结论过敏性反应的死后诊断
应结合死者的生前临床病史,死亡时间,生前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发现及血清lge检测值综合分析。
【关键词】过敏性反应;法医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d919.1
f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04—0297—04
the forensic pathological study on death of anaphylaxis.lln xia yi x ,chen xiao-gang,xie ying guo shao_j;eng.
the school ofbasical and forensic medicine of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abstract】 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aphylaxis in forensic pathology,to clarify the puzzling critic points
of the postmortem diagnosis.methods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26 autopsy cases of anaphylaxis in forensic medical identification
center of west china sichuan between 1995 and 2004. results 38% of the cases were between 3 1 and 40 years old. the most
common reason resulting in anaphylaxis was penicillin,which cause the anaphylaxis often by injection(20 cases).the alergic cases
usually happen at the private clinics and the hospitals. 18 cas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symptoms; 15 cases died in 30 min·
utes after the use of certain drugs. th e edema of throat of 20 cases was found in autopsy, thereinto, the block of throat were over
75% in 2 cases.between 50% and 75% in 5 cases,between 25% and 50% in 7 cases,less than 25% in 6 cases.under the microscopy,
the eosinophil were observed in the mucous membrane of throat of 2 1 cases and in the lung of 1 8cases. th e serum ige
increases notably in 6 cases. conclusion th e postmortem diagnosis of anaphylaxis should synchronously consider clinical history,
time after death,symptoms before death,observations in the autopsy and the serum ige.
【key words】anaphylaxis;forensic pathology
近年来.医疗纠纷明显呈上升趋势.其中过敏性
反应的死亡占较大比例。患者往往是在口服药物、肌
肉注射或静脉滴注药物过程中或不久死亡,死者家属
认为是医疗致死.而医方则认为是本身潜在疾患所
致.由于死者家属不愿让医方参与解剖鉴定,而往往
要求法医进行解剖。然而,这方面的鉴定,法医接触较
少.且国内法医文献未见系统报告。本文复习近年国
外文献.结合临床表现、尸解发现及心血ige检测等结
果,就一些长期困扰法医工作者的关于过敏性反应如
何鉴定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材料来源与方法
一
、材料
本组26例尸解材料来自四川大学华西法医鉴定
中心1995—2004年解剖档案。绝大部分案例资料完
整.均做系统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部分案例
进行血清ige检测.死因可靠。
二、方法
(一)纳入标准
生前均为在使用该药物过程中或不久发生死亡;
所有案例均经过系统解剖确定无其他致死性病变存
在;器官组织大体和镜检有过敏性反应的病理改变;临
死前均有严重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部分案例进行
血清ige检测结果。
(二)过敏性死亡的诊断依据
【作者简介】~ (1978一),女,汉,四川射洪人,法医病理学在读硕士,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tel:+86—028—85578738;e-mail:linxiaqiuo1@163·com·
· 298 ·
有过敏原的作用;有相应的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
现:尸体解剖有喉头水肿,显微镜下看组织切片可见
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心血血清ige大于150iu/ml。
(三)排除标准
既往无过敏史:无家族性遗传性过敏症及其他原
因(如食物等)所致过敏。
结果
一
、年龄与性别
在发生药物过敏性反应的26例中,10~20岁年龄
段为2人,均为女性,占8% ,4人为21~30岁年龄段,
占15%,其中男性3人,女性2人;31~40岁年龄段10
人,占38% ,其中男性7人,女性5人;41~50岁为3
人,占12%,其中男性2人,女性1人;51—60岁年龄段
7人,占27% ,其中男性3人,女性4人。
二、医院及科室分布
26例死亡案件中,10例发生在个体诊所;8例发
生在区级医院:4例发生在县级医院;3例发生在市级
医院;1例发生在省级医院。18案例发生在门诊,6例
发生在住院部内科,2例死于家中。
三、过敏原的分类及临床治疗情况
26例案件中15例有确切过敏原,占58% ;11例
生前有药物使用,但因为该药物鲜有致过敏的情况,
在未做过敏原试验的情况下难以确定过敏原,占
42%。26例经过一系列检查鉴定确定为药物过敏所致
的死亡案例中,12例为青霉素类药物过敏,15例为其
他药物过敏;其中庆大霉素2例,链霉素2例,普鲁卡
因1例,肌氨肽苷、淋必治、黄芪、消炎痛、先锋必各1
例,5例用药不祥。根据药物使用原则,庆大霉素、链霉
素、普鲁卡因、肌氨肽苷、淋必治、黄芪、消炎痛、先锋
必均无须提前做皮试;而使用不详的药物则不能确知
其是否应该先做皮试。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前均应先做
皮试,而12例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中有5例未做皮
试:2例使用了非同批号非同种类的青霉素类药物做
皮试,而结果为阴性;5例使用与所用的青霉素类药物
同批号的药物做皮试,结果阴性。但所用的皮试液是
否现配制,皮试液的浓度、剂量是否符合医疗常规,医
院均未提供检材。
26例死亡案件中的给药途径以注射为主,共20
例.其中静脉滴注8例,肌肉注射12例,口服用药6
例。在12例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中,有4例是在静脉
滴注青霉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发生,6例在肌肉注射后
发生,2例在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后发生。
26例案件中有17例在过敏反应发生后被及时给
予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的治疗,但终未能挽救生命。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4期)
17例中有2例在个体诊所救治,6例在区级医院就救
治,5例在县级医院救治,3例在市级医院救治,1例在
省级医院救治。
四、临死前表现与死亡时间
典型的过敏
过敏性反应死亡法医病理学研究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3-28 10:41:15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1449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