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和平崛起的机遇与挑战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7-12-23浏览:2241下载267次收藏

中国和平崛起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是当今中国发展与强大的战略选择。由于和平与发展
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良好的发展局面,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一
个绝好的历史性机遇。同时,在人类社会急剧变动的今天,中国的“和平崛起”叉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
抓住机遇。正视挑战,中国必将和平崛起。
关键词:和平崛起;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5)02—0o54一o4
谋求强盛,希望崛起,对于任何国家都是无可非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5年来,
中国在探索中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这条复兴之路就是中国的崛起之路。我们崛起的方式
是选择和平,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今天,人类社会正
处在急剧变动的时代,这是中华民族 “和平崛起”的一个历史性机遇,也使我们“和平崛起”面临严峻的
挑战。只要我们把握好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并化挑战为机遇,就将实现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强国理想。
“和平崛起"论题的提出
2003年 1 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
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郑必坚指出:“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
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
原因,就是他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
郑必坚认为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和平地崛起。就是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郑必坚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

2003年 l2月 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他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
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的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
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
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
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的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
第一次向外界清晰明确地用“和平崛起”的概念为未来的中国角色定位。
2003年 12月 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周年座谈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坚持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定不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胡锦涛主席说,“坚持这条道路,就要
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3 3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
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再次指出,“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04年3月 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的提问时,阐
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五大要义。他说:“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是: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
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
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
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
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
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中国高层领导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表明,“和平崛起”已成为中国现任领导人的战略选择,标志着
“中国和平崛起”正式成为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国家战略。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和平崛起既
是当代中国对自身角色、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国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承诺。
和平崛起的发展机遇
“崛起”是中华民族多年来的梦想,是我们的目标,而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则是用“和平”的方法;中
国的崛起必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中国崛起的基本国际目的。可以说和平
崛起是中国的一次历史机遇,目前和平崛起的内部条件很好,中国良好的发展局面、中国改革开放取得
的丰硕成果已为世界公认,并且这个势头正在进一步发展;同时外部环境对我们也有利,和平与发展是
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等发展趋势是有利条件,我国处于同外部关系最
好的一个时期,在发展与周边国家、世界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
中国拓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努力树立一个善于协调的、建设性的、负责任的地区大国形象。巩固
与中亚国家关系。上海合作组织在北京设立常设秘书处,从成立之初的防范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单纯的安
全性组织,逐步向综合性机构方向转变,经济合作成为其关注的焦点;关注东北亚地区,中国从全局利益
出发,推动发展不断受到历史问题困扰的中日关系;中国在朝核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主动牵头,积极斡
旋,努力推动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主动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关系,2003年 10月,中国与东盟签署《面向和
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成为第一个加入《东盟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承诺放弃在
该地区使用武力,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顺利建设;改善中印关系,2003年,中印两国签署了
双边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就任命特使以解决有争议的边界问题达成共识,中印关系有了具有重
大意义的突破。
面对动荡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以积极务实的姿态应对矛盾,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同各大国的关系。
中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2003年两国贸易额达 1000多亿美元,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9· 11
事件”之后,中美安全合作增多;中俄关系得到迅速全面发展,中俄于2002年签订《睦邻友好合作条
约》,中俄都把对方摆在对外关系的优先地位,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相互间理解与信
任不断加深;中欧关系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欧洲看好中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前景,对华政策基调 日趋积
极,欧洲对发展中欧关系的积极性进一步上升,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深层次发展。
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和平崛起的机遇与挑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