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07-10-29浏览:2331下载267次收藏

在全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县党代会精神,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按照“三个更加灵活”的要求,组织和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革故鼎新、放胆创业,以超常规的思路和强有力的举措,迅速掀起全民创业的新高潮,不断开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会前,我专门安排张县长、吴县长召集相关部门,就如何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会商研究。今天的会上,邵书记宣读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意见》,此外,还专门下发了《我县近年来制订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汇编》、《关于加强重点民营企业财源建设意见的补充规定》等相关文件。从这些文件我们可以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下决心、动真格的,出台的各项扶持措施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应该说,政府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让利,为的就是要推动全县民营经济大发展。下一步,县政府督查办公室要会同县经贸局、民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咬住不放,紧盯督查,确保各项扶持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紧扣创业富民,全面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近年来,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速度不断加快。2006年全县新增私营企业974家、个体工商户6613户,累计分别达4485家、20408户,总量分别增长27.7%和46%;新增注册资本5亿元,同比增长34.2%,注册资本总额达29.5亿元。二是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各类规模以上私营企业223家,占全县规模企业总数的83.5%。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54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8家,销售过亿元企业达13家;纳税超10万元的民营纳税大户达344家。三是贡献不断提升。2005年全县民营企业增加值50.4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42.8%;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78亿元,增长38.3%,约占国地税收入的80%。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县的主体经济,成为富民强县的主要支撑。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实现“冲进苏北前三强”的目标要求相比,我县民营经济发展无论是单位数量还是个体规模以及经济总量均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诸多困扰,突出表现在“创业氛围还不够浓、推进力度还不够大、环境建设还不够优”等方面,对这些问题如不加以切实解决,将直接影响我县的跨越发展,为此,当务之急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着力解决“氛围不浓”的问题,切实增强创业的紧迫感。“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可忧在民穷”。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冲进苏北前三强”,实现全面小康,民富是基础,创业是途径。小康指标体系有两个反映群众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一个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6000元,一个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2005年我县分别是6452元和3900元,仅占小康标准的40.3%和48.8%,相差甚远。由此可见,我们最大的差距在富民,富民的差距在创业,创业的差距首推氛围不浓。当前,必须着力消除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小富即安不愿创,满足于衣食无忧,快活自在;二是怕冒风险不敢创,担心社会不理解,干部不支持,到时鸡飞蛋打划不来;三是没有本领不会创,苦于想致富无门路,想发财无本领。针对上述误区,必须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弘扬创业精神。温州民营经济之所以独树一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温州人的骨子里有一种敢为人先、敢闯敢冒、吃苦耐劳的创业欲望,哪里有钱赚,就到哪里去,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我们要在全县上下大力弘扬和学习温州人的创业精神,真正使全民创业成为富民强县的动力源泉,自主创业成为广大群众的第一选择,艰苦创业成为全县上下的主流意识。要进一步提升创业氛围。要大力营造“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舆论氛围,充分激发人人争当创业英雄、个个争做致富模范的内在动力;大力营造“让想创业的有机会、能创业的有舞台、创成业的有地位”的社会氛围,使全民创业、艰苦创业、自主创业成为社会的新风尚;大力营造“促进创业有功、束缚创业有过”的工作氛围,使服务创业、推动创业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只要想创业的,我们都要提供舞台;只要对发展有利的,我们都要支持;只要能增加群众收入和就业岗位的,我们都要鼓励;只要是勤劳致富,我们都要保护,全方面支持创业者发财,全过程保护投资者赚钱。要进一步激发创业热情。要动员一切人员、一切力量支持和参与创业,把全社会每个细胞充分激活起来,让人民群众的创业冲动尽情发挥出来,把闲置存款从银行解放出来,把闲散人员从牌桌解放出来,把创业人才从机关解放出来,使“创业立身”成为时代主流,真正形成市民向老板转化、个私业主向现代企业家转型、机关干部由官场向市场转移的生动局面和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家万户创大业的强大阵势。

(二)着力解决“推进不力”的问题,切实增强富民的使命感。民营经济是草根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它能聚千家力,启千家智,生千家财。民营经济也是富民经济,更是各级干部执政为民的职责所在。目前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推进不力,其根子是部分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责任落实有偏差,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错误认为民营经济是天生的市场经济,自己拿钱自己办,自己赚钱自己花,发展由市场管,风险由自己担,无需政府操心费神,任其自生自灭,有些同志对民营企业仍然心存疑虑,对民营企业家敬而远之,怕招来麻烦,不愿与个体老板交朋友,不愿为私营企业担“风险”;工作落实上有偏差。表现为口头上重视,行动上不力,抓而不实,时紧时松,工作无计划,推进无责任,缺乏真抓实干的招数,对民营企业的需求心中无数,解决创业者的困难若即若离,致使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比如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而组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求各乡镇都要至少组建1个以上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但截止目前,有些乡镇进展仍然十分缓慢,甚至还找出种种理由和借口。对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不断增强“创业富民”的责任意识,集中精力发动全民创业,突破民营经济,实现“撑杆跳”、创纪录,确保超额完成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全民创业需要有人引、有人帮、有人扶,对民营经济放手发展不等于撒手不管,无为而治不等于无所作为。企业家也需要友情,需要真情,和企业家交朋友也是我们的工作需要,挂钩帮扶企业做大做强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我们要始终牢记富民之责,多谋富民之举,苦练富民之功,顺应群众求富思变的强烈愿望,最大限度地聚合民众的创业热情,带领群众学创业、创成业、成大业,使创业富民成为工作的主旋律、时代的最强音。

(三)着力解决“环境不优”的问题,切实增强服务的责任感。大发展需要大环境,快发展需要好环境,哪里的环境最好,哪里的商家就最多,哪里的发展就最快。当前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环境不优和制度障碍,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三大问题:一是门槛高。有的部门执行政策宁左不右,死搬条文,创新不够,能变通的不变通,让创业者望而却步;二是收费多。有的部门重收费轻服务,重处罚轻教育,唯利是图,雁过拔毛,不是放水养鱼,而是杀鸡取卵,甚至故意刁难,“吃拿卡要”,“逼迫”本地老板另投他乡;三是效率低。有的部门服务低劣,循规蹈矩,手续繁琐,好办的不快办,难办的不愿办,部门扯皮,各霸一方,使企业家哭笑不得。这些都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衙门作风,是纯粹的公仆意识淡薄,部门利益作祟。所以,在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下:一、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服务人民就是我们的天职;二、我们的报酬是纳税人给的,服务纳税人就是我们的义务;三、不管是条管的、还是块块的,进了××门就是××人,服务××经济发展就是我们的责任。关于软环境治理的问题,请大家按照刚才邵书记宣读的文件和县委、县政府的一贯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二、进一步掀起创业热潮,全面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今年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新增民营企业800家以上、个体工商户9000户以上、新增注册资本8亿元,截止8月底,全县新增私营企业699家、个体工商户6150户、新增注册资本6.4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87.4%、68.3%和80%,均快于序时进度。下一步,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凝心聚力、强势推进,迅速掀起全民创业新高潮,全面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一)推进铺天盖地大创业。发展民营经济,要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快形成全民创业的燎原之势。一要激发创业冲动。“英雄问出处,当初皆贫寒”。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从铁匠铺起家、正泰集团老总南存辉曾是街头修鞋匠、双辉集团董事长万隆原先是杀猪匠、埃力生集团董事局主席吴国迪也是捞鱼摸虾起家,现在都是我国民族工业的顶尖人物。××历史上就是商家集聚之地,商贾如云,经济繁荣,人才辈出,骨子里就有经商细胞,在全民创业的大潮中,每一个××人都应担当创业“主演”,既要有做梦都想做老板的“雄心”,又要有勤劳发家的“恒心”,象温州人那样,只要有钱赚,不论多苦多累都去干;只要有市场,不论天南地北都敢闯;只要有商机,不论多大困难都去抢,“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一点一滴积累经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