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主管工作岗位职责
一﹑财务主管的工作职责
企业的持续存在是以不断赚取业务利润为基础的,企业能否持续经营下去,取决于盈利能力大小及由此所决定的财务状况好坏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小。现代企业会计功能不仅仅体现在计算企业利润多少,更体现在预测﹑规划﹑计划获取更多盈利的目标和方案,以及实现方案的控制手段。
1. 制定本企业会计制度
财务主管根据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其他法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主持起草本单位具体会计制度及实施办法,科学地组织会计工作,并领导、督促会计人员贯彻执行。
2. 组织领导财会部门工作
财务主管要落实会计部门岗位职责和人员分工,领导本部门人员认真贯彻遵守国家财经法律和政策,遵守会计法规,严格按照本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规定,加强会计核算。财务主管还要组织本部门有关岗位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企业办理有关财产物资的各项会计事务的规章制度,协调各部门共同执行。财务主管有行使监督职能、严格财经纪律、防范和制止违法乱纪行为的责任。
3. 充当高层领导的财务管理助手
财务主管要作为高层领导的财务会计助手,充分提取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提供经济预测和经营决策的依据。财务主管要参与经营决策,主持制定和考核财务预算。财务主管还要从会计和经济法角度参与审查或拟定重要的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
4. 加强日常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
企业会计要经常掌握货币资金收支结存情况和和种有价证券、短期投资的市场变动,按期编制各种长、短负债的偿债计划;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财务收支;组织有关部门和会计岗位人员按期汇集、计算和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向高层领导提出成本控制分析报告和成本计划。
5. 保证按时纳税及应交利润
财务主管应负责按照国家税法和其他规定上,严格审查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和其他应交款项,督促有关岗位人员及时办理解交手续,做到按期完成上交任务,不挪用、不截留、不拖欠。
6. 负责定期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制度是企业财经制度的一个内容,财务主管的职责在于定期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共同进行财产清查工作。结合财产清查,促使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财务主管还要根据管理当局决定,按经营管理要求,协助有关部门核定机器设备需要量和物资储备定额。
7. 搞好财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财务部门人员学习政治、业务,不断提高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
二、财务主管的素质要求
财务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作为单位的财务主管,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与较强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中又包括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
1. 良好的职来道德
财务主管作为现代企业核心部门的领导人,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客观公正 财务主管的目标应和企业财务组织的目标一致。一方面为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另一方面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抓好企业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财务主管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遵守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2) 对企业忠诚 对企业的忠诚主要表现在:除履行法律责任外,不得汇漏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任何机密资料;视企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做任何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情;自觉维护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3) 忠于职守 敬业爱岗、忠于职守,是财务主管必须恪守的规范。作为财务主管这样一个特定的工作岗位,必须自觉、认真地履行各项职责,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擅权越位,不掺杂私心,不渎职。
(4)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作为企业财务部的负责人,财务主管要加强业务学习,钻研财务管理的新技术,尤其是要加强对财务预测、计量模型以及计算机数据管理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切实担负起财务管理的职责,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
2. 完备的业务知识与技能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各种法规和制度也在不断创新,作为人个财务主管,要不断给自己“输血”,学习新的知识。通过不断丰富知识,才能保持一定的职业能力水平,才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合理组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1) 财务主管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
财务工作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只有掌握这些知识,财务主管才能较好把握宏观经济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2) 财务主管必须熟练掌握并运用财务知识
财务主管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信息来源于会计账目和会计报表,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地,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决策。
(3)财务主管还应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
各项财经法律、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基础和指南,财务主管应充分理解并自觉贯彻实施这些法律、法规,使自己的财务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自身所处的部门,而是放眼于更大的企业经济环境,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努力地工作。
四、财务制度设计的内容
1. 财务制度设计的种类 依据财务制度设计的内容和范围,财务制度的设计可分为总则设计和具体业务设计两大部分。
(1) 总则设计 总则设计是对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容和范围进行的总体规划,总则中概括地规定一些指导性的原则和总的要求、总的任务,是企业组织会计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总则,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会计制度定的目的、实施的要求,掌握会计制度的总体精神,而且可以通过一些原则性规定掌握会计工作的规范,对保障会计制度的实施、做好会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具体业务设计 具体的财会业务制度设计是在总则的基础上,采用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根据总体设计的要求,采用文字或表格方式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如会计科目的设计、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会计报表的设计等。
2. 各项制度设计的基本内容
(1)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基础工作规定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分层次的,总目标是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所属子公司是利润最大化,基层工厂是成本最低。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主要内容有四项:
①关于原始记录的规定,包括产量、质量、工时、设备利用、材料消耗、存货的收发、领退、转移以及各项财产物资毁损等的完整原始记录;
②计量、验收制度,公司各项财产物资的进出与消耗,都要经过严格的计量、验收;
③定额管理,包括原材料、能源等物资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
④有关财产清查的规定。
(2) 企业财务管理权限的规定 主要内容是企业财务的分级管理,即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权、修订权和解释权在公司总部;有关财务事项的审批权在公司总部等。
(3) 企业筹资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资本管理、短期负债管理、长期负债管理等。
(4) 企业资产的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管理、其他资产管理等办法。
(5) 企业对外投资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长期投资管理、短期投资管理等办法。
(6) 企业成本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生产成本管理、各项期间费用等办法。
(7) 企业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销售收入管理、其他业务收支管理、营业外收支管理、税金管理、税后利润分配管理等办法。
(8) 企业外汇业务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外汇结算管理、外汇风险管理等办法。
(9) 企业产品价格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指令性产品价格管理,主要产品工艺协作价格管理、国际转移价格的管理、新产品价格管理等办法。
(10) 企业资产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所有代表管理体制、管理目标、基础管理、资产经营、资产收益、资产处理等办法。
(11) 企业集团控制及合并集团会计报告的规定 主要包括合并集团会计报告定义、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定义、合并集团会计报告的目的、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的途径的规定(包括要求子公司必须提供的信息即每月资产负债表、每月损益表、每月现金流量表、应收账款帐龄分类、存货按期分类、该子公司的每月财务分析等)、子公司的预算和现金控制。
五、重要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1.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定
第一条 为适应公司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充分体现会计信息的可检验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会计科目的运用及账户的设置,按《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不得任意更改或自行设置,个别企业因业务需要新增科目时,须报总公司财务各批准。
第三条 会计凭证一般采用通用记账凭证或收款、付款、转账凭证。工业企业可采用收款、付款、转账凭证,贸易企业可采用通用记账凭证。
第四条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采用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程序。
(1) 根据审核无误后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2) 根据记账凭证记账编制凭证汇总表。
(3) 
企业的持续存在是以不断赚取业务利润为基础的,企业能否持续经营下去,取决于盈利能力大小及由此所决定的财务状况好坏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小。现代企业会计功能不仅仅体现在计算企业利润多少,更体现在预测﹑规划﹑计划获取更多盈利的目标和方案,以及实现方案的控制手段。
1. 制定本企业会计制度
财务主管根据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其他法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主持起草本单位具体会计制度及实施办法,科学地组织会计工作,并领导、督促会计人员贯彻执行。
2. 组织领导财会部门工作
财务主管要落实会计部门岗位职责和人员分工,领导本部门人员认真贯彻遵守国家财经法律和政策,遵守会计法规,严格按照本企业会计制度和其他规定,加强会计核算。财务主管还要组织本部门有关岗位人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企业办理有关财产物资的各项会计事务的规章制度,协调各部门共同执行。财务主管有行使监督职能、严格财经纪律、防范和制止违法乱纪行为的责任。
3. 充当高层领导的财务管理助手
财务主管要作为高层领导的财务会计助手,充分提取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提供经济预测和经营决策的依据。财务主管要参与经营决策,主持制定和考核财务预算。财务主管还要从会计和经济法角度参与审查或拟定重要的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
4. 加强日常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
企业会计要经常掌握货币资金收支结存情况和和种有价证券、短期投资的市场变动,按期编制各种长、短负债的偿债计划;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财务收支;组织有关部门和会计岗位人员按期汇集、计算和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向高层领导提出成本控制分析报告和成本计划。
5. 保证按时纳税及应交利润
财务主管应负责按照国家税法和其他规定上,严格审查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和其他应交款项,督促有关岗位人员及时办理解交手续,做到按期完成上交任务,不挪用、不截留、不拖欠。
6. 负责定期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制度是企业财经制度的一个内容,财务主管的职责在于定期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共同进行财产清查工作。结合财产清查,促使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财务主管还要根据管理当局决定,按经营管理要求,协助有关部门核定机器设备需要量和物资储备定额。
7. 搞好财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财务部门人员学习政治、业务,不断提高财务部门的整体素质。
二、财务主管的素质要求
财务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作为单位的财务主管,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与较强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中又包括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
1. 良好的职来道德
财务主管作为现代企业核心部门的领导人,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客观公正 财务主管的目标应和企业财务组织的目标一致。一方面为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另一方面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抓好企业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财务主管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遵守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2) 对企业忠诚 对企业的忠诚主要表现在:除履行法律责任外,不得汇漏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任何机密资料;视企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做任何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情;自觉维护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3) 忠于职守 敬业爱岗、忠于职守,是财务主管必须恪守的规范。作为财务主管这样一个特定的工作岗位,必须自觉、认真地履行各项职责,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擅权越位,不掺杂私心,不渎职。
(4)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作为企业财务部的负责人,财务主管要加强业务学习,钻研财务管理的新技术,尤其是要加强对财务预测、计量模型以及计算机数据管理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切实担负起财务管理的职责,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
2. 完备的业务知识与技能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各种法规和制度也在不断创新,作为人个财务主管,要不断给自己“输血”,学习新的知识。通过不断丰富知识,才能保持一定的职业能力水平,才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合理组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1) 财务主管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
财务工作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只有掌握这些知识,财务主管才能较好把握宏观经济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2) 财务主管必须熟练掌握并运用财务知识
财务主管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信息来源于会计账目和会计报表,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地,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决策。
(3)财务主管还应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
各项财经法律、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基础和指南,财务主管应充分理解并自觉贯彻实施这些法律、法规,使自己的财务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自身所处的部门,而是放眼于更大的企业经济环境,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努力地工作。
四、财务制度设计的内容
1. 财务制度设计的种类 依据财务制度设计的内容和范围,财务制度的设计可分为总则设计和具体业务设计两大部分。
(1) 总则设计 总则设计是对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容和范围进行的总体规划,总则中概括地规定一些指导性的原则和总的要求、总的任务,是企业组织会计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总则,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会计制度定的目的、实施的要求,掌握会计制度的总体精神,而且可以通过一些原则性规定掌握会计工作的规范,对保障会计制度的实施、做好会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具体业务设计 具体的财会业务制度设计是在总则的基础上,采用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根据总体设计的要求,采用文字或表格方式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如会计科目的设计、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会计报表的设计等。
2. 各项制度设计的基本内容
(1)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基础工作规定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分层次的,总目标是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所属子公司是利润最大化,基层工厂是成本最低。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主要内容有四项:
①关于原始记录的规定,包括产量、质量、工时、设备利用、材料消耗、存货的收发、领退、转移以及各项财产物资毁损等的完整原始记录;
②计量、验收制度,公司各项财产物资的进出与消耗,都要经过严格的计量、验收;
③定额管理,包括原材料、能源等物资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
④有关财产清查的规定。
(2) 企业财务管理权限的规定 主要内容是企业财务的分级管理,即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权、修订权和解释权在公司总部;有关财务事项的审批权在公司总部等。
(3) 企业筹资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资本管理、短期负债管理、长期负债管理等。
(4) 企业资产的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管理、其他资产管理等办法。
(5) 企业对外投资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长期投资管理、短期投资管理等办法。
(6) 企业成本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生产成本管理、各项期间费用等办法。
(7) 企业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销售收入管理、其他业务收支管理、营业外收支管理、税金管理、税后利润分配管理等办法。
(8) 企业外汇业务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外汇结算管理、外汇风险管理等办法。
(9) 企业产品价格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指令性产品价格管理,主要产品工艺协作价格管理、国际转移价格的管理、新产品价格管理等办法。
(10) 企业资产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所有代表管理体制、管理目标、基础管理、资产经营、资产收益、资产处理等办法。
(11) 企业集团控制及合并集团会计报告的规定 主要包括合并集团会计报告定义、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定义、合并集团会计报告的目的、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的途径的规定(包括要求子公司必须提供的信息即每月资产负债表、每月损益表、每月现金流量表、应收账款帐龄分类、存货按期分类、该子公司的每月财务分析等)、子公司的预算和现金控制。
五、重要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1.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定
第一条 为适应公司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充分体现会计信息的可检验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会计科目的运用及账户的设置,按《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不得任意更改或自行设置,个别企业因业务需要新增科目时,须报总公司财务各批准。
第三条 会计凭证一般采用通用记账凭证或收款、付款、转账凭证。工业企业可采用收款、付款、转账凭证,贸易企业可采用通用记账凭证。
第四条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采用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程序。
(1) 根据审核无误后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2) 根据记账凭证记账编制凭证汇总表。
(3) 
财务主管工作岗位职责
点击下载
上一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下一篇: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及管理人员职责
本文2007-07-02 16:18:00发表“规章制度”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9062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