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7-06-20浏览:2733下载246次收藏

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因病程短而凶险,死亡率高,而受人们关注。动物狂犬病在我国流行已久,自1951年起就开展全国性灭犬活动,使得狂犬病控制工作大见成效,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疫情又开始上升并日趋严重。据报道,全世界每年估计因狂犬病导致死亡人数为4 万~7万,而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而中国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狂犬病发病数已连续5年回升,每年有近2000人死于狂犬病。部分地区更是出现狗多为患的局面,存在极大的疫情隐患,全面开展狂犬病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1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尽管狂犬病死亡率上升为法定传染病之首,发病人数也随着发病范围扩大而明显增加,但人们仍然对狂犬病危害性认识不够,预防意识不高,警惕性不强,尚有较大的侥幸心理。特别在农村,对养犬知识了解甚微,缺乏必要的预防意识,认为养犬根本不需注射狂犬病疫苗,从而造成狂犬病在农村频发。因此,要把宣传工作作为防疫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贯穿于整防治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地宣传狂犬病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在醒目版面和黄金时间刊载、播放科学养犬的宣传文章和音像资料,以生动形式向市民宣传科学养犬,不断提高预防意识,使人民群众对狂犬病有更深的认识,彻底消除侥幸心理,真正做到科学养犬。

2  强化管理,科学应对

在我国,除大城市的小部分宠物外,大多是属于低档次的犬只,而且相当一部分属流浪犬、无主犬,且养犬数量激增,流浪犬、散养犬、无主犬到处可见,导致免疫注射很难主动,犬间疫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要对养主进行责任教育,引导饲养品种优良的犬只,促进主动免疫。同时要实行栓(圈)养管理,不随意携带犬只出入公共场所,携带犬只到户外活动时,要佩带犬牌,束以犬链,由成年人牵领、看管。广大群众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尽量不养犬,更不要逗犬,以免被抓、咬伤。如发生被抓、咬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