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茶叶节的难点与策略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7-06-13浏览:2574下载150次收藏
    摘   要:本文详细研究了**历届茶叶节的举办情况以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分析了困扰茶叶节的关键性因素,提出了以政府为后盾,旅游业为先锋,企业为主体的新的茶叶节举办模式,为未来**茶叶节和**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茶叶节    旅游业 
      **茶叶节自1992年以来,已举办14届,成果显著,仅前10届茶叶节的贸易成交额就达86.19亿元(包括合同成交额和现金成交额),**市共完成城市硬件设施建设313项,所辖县区的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为了扩大茶叶节的影响面,从第12届茶叶节(2004年)开始,主办方把茶叶节的举办时间推后到“五一”黄金周前夕,即期借助旅游人潮进一步提高茶叶节的知名度。但从这几年茶叶节举办的情况来看,仅从时间上改变,没有专门针对“五一”黄金周所特设的推介活动,或专为旅游者特别准备的节目,茶叶节还是没有大的起色。
1   茶叶节的困境
1.1   历届茶叶节赢利性活动较少。从第1届茶叶节到第13届,每年举行的活动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群众性庆祝活动,如文艺晚会、焰火晚会、文艺踩街等;第二类是举办展览、展销活动;第三类是开展比赛,茶道、茶艺比赛,南湾鱼烹饪大赛等。这些活动基本上不带赢利性质,还有比如茶道、茶艺比赛等,参赛门槛高,如阳春白雪般曲高和寡,牵动的人群及行业面窄小,影响有限。
1.2   群众参与性差。在以往的茶叶节活动中,象邮品展、书画展等群众参与性差的节目,因其对主办单位而言,费用小,即使亏损,额度也小,所以每年都成为茶叶节的保留节目,而象文艺踩街、灯展、焰火晚会等群众参与积极性较强的活动,却因规模大,费用高,基本无收益,近几年已从茶叶节的节目单上消失,仅存开幕式的文艺演出,原因在于,文艺演出现场的各单位赞助,即使亏损,其额度也不会太大。
1.3   展销产品特色不鲜明。茶叶节上的各种展销会上,能突出**地区特色的产品单一,力量薄弱,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一个地区经济的腾飞,必定需要一、两个强势产业带动,但也需要其它相关产业链的支持。或者说,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地区经济全方位的共同发展,而并非某个产业的一支独秀,所以说单一的**毛尖或珍珠岩产业是很难承担起**经济发展的重任。当然,其它产业的发展不一定是优势产业,只要相对周遍地区具有优势即可。
1.4   展销会档次不高。茶叶节期间,在最大的展销场地,产品种类很多,但品质却一般,大部分是地摊货,且市场监管不力,还有摆地摊、卖假药的流动摊贩,如此,谁愿意到此发展。
1.5   指导思想缺乏务实精神,导致茶叶节发展方向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要求太多、太泛,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案,让人无从着手。例如:
      第4届:中规模,高层次,大宣传,求实效
      第6届:小规模,好效益,大影响
      第10届:规格高,规模大,大影响,好效益
      这几届的基本要求中,都涉及了规模、影响、实效或效益,到底大、中、小规模的界定在哪,每年的规模大小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呢?什么样的活动影响范围可以被称之为大规模?效益好,什么是效益,什么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茶叶节的难点与策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