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态问题的发展过程的初探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7-06-13浏览:2327下载166次收藏
     摘   要:近些年来,全球生态状况的恶化使得人们对生态问题给予高度关注。然而生态问题并不是仅仅因为生态状况恶化引发的,其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渊源。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对生态问题予以新的界定,并从经济学的角度以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态意识发展以及生态问题的具体表现为主线将生态问题的发展分为萌芽和突现两个主要阶段。
      关键词:生态问题   萌芽   突现
1   生态问题的萌芽
      所谓生态问题的萌芽阶段并不是指生态状况开始出现恶化的时期,而是指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相对落后,生态状况恶化现象已经出现,人们已经意识但尚未深刻意识到生态对人类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未大规模地对生态状况的恶化进行治理的阶段。
1.1   经济发展未积累足够资金解决生态问题。处于生态问题萌芽阶段的国家,在经济上已经有了较快地发展,但是尚未积累足够的资金用于全面、彻底地解决生态问题。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在其处于这一阶段时,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英国的gdp由1700年的10709百万国际元(在多边购买力评价比较中将不同国家货币转换成统一的货币,以1990年为标准,下同)增加到1820年的36232百万国际元,在120年内增长了2.38倍;而在上一个百年内,英国的gdp由1600年的6007百万国际元增加到1700年的10709百万国际元,仅增长了0.78倍。同样,当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进入生态问题萌芽阶段时,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就达到了9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经济的成功“起飞”不但为其创造了财富,而且也为其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之后,经济发展十分迅速,1885~1900年,日本制造业的国内净产值由8600万日元猛增至36500万日元,增长了3.24倍,年平均增长率高到10.1%,同期,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也高达7.6%。
      由于这一时期主要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大量资本和资源的投入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尽管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对于解决生态问题无疑还是杯水车薪。
1.2   对生态的需求仍未上升到第一位。所谓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在人类生态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所反映的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和。生态意识在人类远古时期已经产生,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在人们还没有对生态有足够的认识以前,非理性的人类行为在所难免。发展到生态问题萌芽阶段,由于经济水平低下、生活状态落后、发展后劲不足等情况,相对于生态需求来说,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和强烈,生态需求仍未上升到第一位。另外,尽管这一时期人们的行为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但是并未超出当时生态空间的限制和人们忍受能力的极限,加之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和人们改善自身经济条件的迫切需要,人们对生态的需求并不是十分强烈。
1.3   萌芽阶段生态问题的具体表现。生态状况的变化始终与人类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经济规模日益扩大,致使资源的开采量和投入量急剧增加,资源的存量以惊人的速度递减。煤炭、矿山、森林等重要资源遭到过度开采,动植物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生态问题的发展过程的初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