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旅游型渔村在我国沿海地区模式研讨
摘 要:我国休闲旅游型渔村已成为沿海地区海洋旅游的最新亮点。针对休闲旅游型渔村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划分了四种定位,论述了两种运作模式,并对政府行为和民众行为分别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休闲旅游 渔村
1 休闲旅游型渔村的定位
休闲旅游型渔村的出现,是社会需求与供给拉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都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配套产物。这种休闲旅游型渔村有以下四种类型。
1.1 劳动自助型:即充分利用渔户家庭的渔具、养殖区等渔家资源,增设现场钓鱼、出海撒网、拣拾贝类、任意点捕、野炊烧烤等服务项目,让游客亲自参加渔业劳动,体验渔民生活。这是一种渔区自助模式,并往往与渔业养殖场相联系,属于渔业娱乐型“渔家乐”。
1.2 民俗民居型:这种模式以突出简单、朴素、洁净的格调为主,对渔家院落、传统民居进行改造和包装,设置渔家桌椅、渔用器具,收集民间故事、渔民服饰,吸引都市游人和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渔家风情。这是一种纯粹的“渔家乐”形式。
1.3 观光游览型:这种模式通过开发古渔村、海外小岛等或凭借靠近沿海风景区的优势,来开辟旅游线路,增设配套设施,完善吃、住、游等服务项目,让游客饱览自然奇观的华美之余,体验当地渔民的生活方式。
1.4 娱乐休闲型: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传统渔村民俗文化,开发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游乐场所和游乐设施,或举办渔民风俗文化节等,坐海船、游海岛、住海边、吃海鲜、购海品、玩海面,将观光、度假、娱乐、餐饮与旅游有机结合。
2 休闲旅游型渔村建设的思路
2.1 围绕一个目标:增加渔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从传统渔民依靠捕鱼为生的生活方式向现代渔民依靠家庭服务业及其它产业实现增收的方式进行转变,切实让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惠及广大渔民。传统渔业,渔民生活艰辛,风险巨大,收入低微。但建设休闲旅游型渔村,若仅凭单个渔民自发组织,容易出现规模较小、服务比较松散、产品相对单一、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因此,政府部门需要科学规划、分阶段地进行旧渔村改造并将其发展成为规模进一步扩大、组织更加紧密、产品相对丰富、综合效益较高的休闲度假渔村,走出一条利用民居进行建设休闲旅游型渔村的路子,富裕渔村居民,壮大集体经济,使渔村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试点,推动当地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2.2 坚持两项原则:盘活资源和低投多产
2.2.1 充分借助现有政策,利用已有资源,努力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财政支持,譬如请求开设渔户奖励基金、开设交通线路、聘请专家指导等。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山、林、海、民居等物质资源和农耕文化、渔文化、历史传说、民俗风情等非物质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渔村。
2.2.2 坚持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的原则。不搞不切实际的大投入,找准渔村居民发展经济的需求点和政府壮大旅游经济的切入点,把发展的速度、强度和居民可接受程度结合起来,用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
2.3 体现三个特点:整合现有资源、安置闲余劳动力、突出文化特色
2.3.1 整合市场要素,盘活产业资源,以现有渔户房屋为载体,变民居为游客旅馆。渔村居民亦住亦商,投
休闲旅游型渔村在我国沿海地区模式研讨
本文2007-06-13 09:27:00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889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