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农村建设中建立“五事五权”管理民主的运行机制的调查报告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的主要建设者和受益者。能否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中央把“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之一,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巴中市辖4个县区、172个乡镇,2318个村和26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70万,其中农业人口313.65万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巴中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 结合山区实际,探索建立了以“公开办事体现农民的知情权、集中说事尊重农民的提案权、集体议事落实农民的决策权、定期评事保障农民的监督权、同心干事实现农民的受益权”为主要内容的“五事五权”制度,使全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五事五权”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的基层民主政治制
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逐渐暴露。我们组织调查组,深入全市4个县区58个乡镇182个村调查研究后,总结归纳了四个方面的焦点问题。一是许多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不理解,期望值特别高。二是部分村级组织处于半瘫痪状态,公益事业搞不起来,农民各想各的事,各忙各的活。三是干群关系不融洽,少数村干部私心重,缺乏服务意识,说话凭狠气,处事讲义气,解决问题靠霸气,群众有怨言、不满意。四是村务管理不规范,少数村村务不公开,经济管理不善,干部沿袭家长制、“一言堂”作风,刺伤了村民群众的民主热情。为化解群众的不满,我们选择了南江县长赤镇龙池村、乐台村、莲池村这3个典型的贫困村、问题村作为试点,号召凡有困难、有想法、有纠纷的群众,到村委会说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引导群众进行实践创造,创造出了“五事五权”制度。干部经常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地交心谈心;用议事的方法促使干部尊重群众意愿,实事求是地做出决策;用党性的要求促使干部心系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用评议的手段促使干部公开管理政务,自觉接受监督;通过“问、说、议、办、评”等各种具体而实在的办法,在干部问事中体察民情,在群众说事中了解民意,在集中议事中广纳民言,在同心干事中解决民难,在定期评事中凝聚民心,使群众怨气怒气有处可诉,急事难事有人解决,化解了基层矛盾,形成了干部与群众经常沟通的密切联系机制、群众议政参政的民主管理机制、干部修正错误的整改机制、基层组织勤政为民的责任约束机制,建立形成了被村民群众接受、拥护的“五事五权”制度。
二、完善“五事五权”制度,规范村级事务
为确保“五事五权”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委、政府高度重视,编印典型经验材料,把“五事五权”制度内容浓缩成简明易懂的问答式学习资料印发给村民,集中村委会干部到党校进行培训,到南江县长赤镇3个村现场观摩试点作法,切实感受工作成效,大力推广并不断规范“五事五权”制度。
(一)公开办事,充分体现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 全市村务公开努力做到“四规范”:一是规范公开时间,确保公开的时效性。村务公开采取定期与不定期、限时与阶段性公开相结合的办法。村级财务做到每季度定期公开一次,计划生育、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法规、社情民意等经常性工作做到每季度至少公开一次,工程招投标、土地征用与补偿、救灾款物分发等做到随时公开。一些乡镇还对村务公开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要求,如每季度的财务要在下月20日前公开,重大事项要在村民代表会议召开后3日之内公开。二是规范公开程序,确保公开的真实性。各村在严格履行好初审、把关、复核三个程序后,才能将村务入户公开单发放到农户。初审,是将拟公开的内容提交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审核,财务公开还要经过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把关,是公开的内容经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巴州区民主监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初审签字后,再由乡镇挂村领导把关签字;复核,是通过初审、把关后,对一些政策性较强和财务方面的公开内容,交乡镇有关站所复核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经上述三个环节审核无误后,才印发入户公开单。三是规范公开格式,确保公开的针对性。针对一些地方村务公开存在内容不详细、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对村务入户公开单进行了统一规范。如针对以往财务只公开会计帐目,多数村民反映看不懂的问题,规定财务要以出纳的流水帐形式公开;针对群众反映村干部误工补贴不透明的问题,改原来只公开总额为逐人、逐年公开。四是规范公开范围,确保公开的广泛性。村务入户公开单按户发放到每家每户,一些村还不定期将公开单寄给本村外出经商务工的村民。
(二)集中说事,完全尊重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提案权 群众说事做到“三说”、“三通”, 维护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言权。每月5、15、25日为村级“说事日”,村里设专人值班接待,让凡有困难、有想法、有矛盾、有纠纷的群众都到村委会来,“定点说,定期说,方便说”。并且村委会“开通说事室,说事室开通电话,各小组开通意见箱”,让群众能够以各种形式随时随地表达心声和要求。在集中说事的同时,开展干部问事,做到“四问”、“三清”。村干部通过定点联系、随机走访、集中问询等方式,经常主动地下田头进农户:“问包片农户的家常事、烦心事、急难事,问分管领域的事,问群众反映的事,问纳入办理的事”。做到在问事时“把事情问清,把原因摸清,把群众的要求弄清”。
(三)集体议事,全面落实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权 集中议事做到“四性”,实现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权。对反映涉及群众利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和疑难问题,由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共同组成“议事会”,进行集体研究。做到“一般性问题一月一议,急难性问题随说随议,敏感性问题村民代表会议上议,全局性问题村民会议共同议”,充分发扬民主,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平昌县把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决策权真正交给农民群众。由村支部、村委会在收集民意初定方案、民主讨论确定方案的基础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户户签字公决,努力做到议前公开、议中公正、议后公示,凡是涉及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的建设规划、筹资方案、施工方案、工程发包、农村特困户减免标准等重大决策事项,都由村民集中商议决定,由村支部报乡镇党委、政府备案,并由乡镇邀请县级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建设方案进行规划评估,确保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节省民力。响滩镇三槐村通过村民议定修通村道路,镇党委、政府在村支部报送的两套设计方案中,邀请县交通局工程技术人员实地踏勘和评估后,选中第一套方案,再由村支部、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按优选方案实施,人平筹资(含投劳)降低22%。由于该镇位置偏远,以前31个村中有22个村不通公路,村民怨声载道,通过“一事一议”,采取县乡补助引导、村组投入为主、群众投工投劳、社会捐助扶持的办法,现有18个村修通了道路,4个村正加紧修建。
(四)定期评事,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监督权 定期评事,做到“双三评”。每季度末为集中评事日,村干部向党员和群众代表通报“五事五权”运行情况,对办理结果进行评议和测评,对群众满意率达不到80%的,责成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直到群众满意为止,为防止走过场,采取“双三评”的办法,即:“每月一小评,干部说事群众评;每季度一大评,村民代表会议评,每年一总评,全体村民参加评”;“评群众对干部办事的满意程度;评优秀办事村组干部;评新农村建设先进群众”。巴州区在村级民主监事会建立起来以后,明确其在村民自治体系中,与村党支部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与村民委员会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规定每月5日为法定“民主监事日”,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监事员全体会议。参与村级集体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企业改制、集体负债、集体资产处理、村集公益事业经费筹集及建设承包方案等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对村委会不切实际的决定,监事会有“一票否决权”;强化财务监督,村里每一笔支出,都必须经监事会审核后方可报销,大额度资金的支出,必须有监事员参与,监事会有权否决不真实、不合理、不合法的开支,有权对集体财务、村组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进行审计,并具有对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初核权;坚持民主评议,由监事会组织召开村民、村民代表或村民座谈等会议,对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对被评为不称职的
在新农村建设中建立“五事五权”管理民主的运行机制的调查报告
本文2007-06-12 15:03: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875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