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构建和谐警队透析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7-06-10浏览:3002下载210次收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和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重要的评价指标,构建和谐警队,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好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三大政治和社会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对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和谐基层警队,必须以提升队伍战斗力,推进基层公安工作向前发展为目标,从加强领导班子和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入手,努力营造上下关系顺畅,内部关系融洽的和谐人际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警队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加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
     一、构建和谐警队要克服几个误区
    (一)构建和谐警队要克服“人情化”管理误区。一般意义上讲,“人情化”管理是一种陈旧的管理理念,这种理念主要是以家庭式管理为基础,以亲情为纽带,有很强的排外性、保守性。人情化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无原则的管理,恰似家庭内部不讲理,夫妻之间不讲理,这种管理曾经在中国公务员队伍中很流行,现在已经行不通了。“人情化”管理直接受管理者个人好恶和管理水平以及情绪等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二)构建和谐警队要克服“任性化”管理误区。“任性化”管理,片面强调个性化,放松制度制约,主张民警自我管理,对民警放任自流。这种“管理”模式,完全违背管理中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会不同程度地使民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的甚至误入歧途,阻碍警队正规化发展,也是最大的非人性,必定会导致不和谐。
    (三)构建和谐警队要克服“面子化”管理误区。“面子化”管理实际上就是论交情、论亲疏,避重就轻,内外有别,无视集体利益,直接造成管理效能低下,民警积极性受挫,队伍形象下降,与人性化管理的初衷相违背,必定会导致貌和实不和的和谐局面!。
    (四)构建和谐警队要克服“绩效化”管理误区。量化、细化工作任务,以绩效作为部门及其民警考核标准,是队伍管理的一种具有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手段。然而,高速巡警的职责分工比较复杂,职能有交叉,部门、民警间协作较多,特别是其工作时间和空间的非限制性,决定了仅靠“绩效化”管理远远不够。绩效考评只能是一种手段,是评先选优的依据之一,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切忌把评比结果绝对化。
    二、构建和谐警队必须把握几个重点
    (一)重点要建设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
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和保证,在队伍建设中,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是核心,是关键,治警先治长就是这个道理。构建和谐的基层警队,就必须突出领导班子和谐共事这一主题,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党支部在创建和谐警队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一要统一思想,在工作目标上和谐,只在统一了思想,领导班子才能拧成一股绳,在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的进程中形成合力,起到龙头的带动作用。要始终把提高队伍战斗力作为根本目的,不断提升队伍维护稳定,服务经济,要始终把推进队伍积极健康发展作为不懈追求。二要要求一致,在表率作用上和谐。对领导班子在工作、纪律、言行的要求要一致,要求民警做到的,领导班子必须以身作则,要先做到,正人先正己,真正做到模范表率作用。三要坚持原则,在行使职权和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班子建设的生命线,是班子和谐发展的保证。坚持原则,就要在重大是非面前立场坚定,在重大问题处理上必须站在利于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大局上思考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设。在一些重大问题、决策、人事上,坚持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四要加强沟通,在感性交流上和谐。班子成员之间不但要加强思想、感性的交流与沟通,还要加强工作观点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多方位的深入交流与沟通,营造真挚交流的氛围,形成真诚相待的环境,达到融洽共事、团结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如何构建和谐警队透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