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近红外对超微粉碎处理后甲壳素粒度分布(2)

栏目:工矿企业发布:2007-06-09浏览:2336下载246次收藏

2.5  甲壳素的近红外光谱扫描

2.5.1  近红外技术的特点

很多物质在近红外区域的吸收系数小,使分析过程变得简单;近红外区内光散色效应大,且穿透深度大,使得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漫反射技术对样品进行直接测定。除此,近红外光可以在玻璃或石英介质中穿透,分析速度快,具有不破坏样品、不用试剂、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2.5.2  不同粒度甲壳素的近红外吸收光谱

将超微粉碎处理后的甲壳素粉末在近红外全波段进行扫描,得到一系列的特征吸收峰。见图3:

   从谱图可以看出不同的粒度在同样波长下是具有相似但不同高度的吸收峰,最高的曲线是粒度最大的甲壳素颗粒,依次颗粒变小。图形特征表明:吸收峰的特点是粒度越大的甲壳素的吸收强度越大,原因可能是近红外仪是利用漫反射进行光谱检测的,不同粒度的甲壳素所构成的漫发射面的反射率不同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吸收强度。这个特点在淀粉类物质,如:大米面粉,在近红外谱图上也表现出相似的关系。

2.5.3  甲壳素粒度与近红外光谱吸收峰相关性的建立

利用近红外分析软件winisi对其粒度分布值与光谱进行计算,得到粒度与特征吸收的一系列方程,一般可以得到两百多个方程(每隔8nm建立一个方程)。根据方程建立实验分析数值与近红外预测值之间的关系,如图4:

 

其中:      &nb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近红外对超微粉碎处理后甲壳素粒度分布(2)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