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做法
中学时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趋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面临升学、就业和周围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各种应激、困惑与挫折。同时,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摆脱父母、老师的束缚,要求获得独立地位,这一时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表现出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动性诸多特征心理并存在的特点。也正是这一时期,生理、心理发展最为迅速、最为关键,他们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将直接影响今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寻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行对策和途径,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研究一下现代生物学,可知: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因此,要让学生健康成长,不仅要引导他们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帮助他们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做法为:
一、 奠定健康心理的基石——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也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能力。自尊就是自我尊重和自我保护,它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勤奋努力,积极进取,一步步走向成功。要充分利用自尊潜在的强烈的荣辱感,启发诱导学生自爱自保,能时时处处以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形象。
健康心理需要自信。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必须教给学生充分的自信心,在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挑战时,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当机会来临时,会毫不犹豫地抓住,从而取得事业成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失败的时候,能冷静沉着地应付,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采取措施,努力扭转困难局面,从而转败为胜。自信会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是潜藏在心中的“巨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
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做法
本文2007-06-01 21:52: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683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