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北省大农业的发展思路分析
所谓大农业,从横的方面讲,包括农、林、牧、副、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的方面讲,应包括各种农产品加工业以及运输、销售等有关的服务业,把从生产到加工以及销售的全过程,作为整个产业链来看待。“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我省在发展大农业的前进道路上,必须充分认识与解决“三农”问题,妥善处理“三农”关系,以巩固、稳定和发展当前的大好形势。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增收问题。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是要解决好发展问题,重点是持续提高农民收入。
(一) 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我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农民收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减幅度,从河北省的情况看,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对农民增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农产品增产与农民增收正相关性减弱。在卖方市场时期,由于农产品短缺,农民收入与农产品增产呈显著的正相关互动,增产越多,收入越多,增收越快。进入买方市场后,由于供大于求,出现了增产多增收少,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问题。三是农民增收途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在发展大农业战略的过程中,农民由单一的种植业向二、三产业和农业内部的林、牧、副、渔等产业方向发展,使增收手段增多,增收途径变宽。
(二)目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农业及农业外部。
一是工业化水平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要素积累,加工原料、剩余劳动力等。但我省工业化进程还未完成,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二是城镇化水平低。近年来,我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市已有两个县级市和两个县级区,但农村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一些县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乡村型的,仍需加快城镇化进程。三是农民的非农化程度低。我国农业的gdp已下降到总量的15%,而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所以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要比先行工业化国家付出更大的努力。所以农村的非农化程度低是制约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症结。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加快农业发展,必须把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转到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培育新兴支柱产业,调整优化区域结构。
要立足构建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从根
关于河北省大农业的发展思路分析
本文2007-05-14 13:32: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609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