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思路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7-04-16浏览:2310下载227次收藏

   [摘 要]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而一个新政府管理模式的建立必须首先解决行政理念、动力机制、行为方式和监督机制等问题,所以,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思路也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建设; 思路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391(2007)02-0056-02

  将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经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致认同。所以,如何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公务员正确的服务行政理念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以服务为宗旨的政府,所以公务员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服务理念。我们虽然一直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由于缺乏制度化、规范化,“为人民服务”更多地成了一种伦理倡导,而没有落实到公务员的具体行为之中。相反,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公务员总是习惯于以管制者的身份出现,因而根植于大多数公务员头脑里的并不是服务理念,而是管制理念。在这种理念下,政府总是从自身观点出发来评判公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服务、什么时候提供服务等,也都是政府自己说了算。在很多公务员心中,政府和公务员就是公民的衣食父母,而公民则被视为管制的对象。这种理念显然不是真正的服务理念。公务员要树立起的真正的服务理念应该是:第一,要把服务看作政府的天职和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前提,认识到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公民提供服务。所以,政府在给公民提供了他们满意的服务时,既不能以恩赐者的姿态自居,也不能要求公民给予回报,或作为政绩大肆进行宣传。第二,服务中要体现“民本”思想,即何时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供服务等要根据公民的需求来决定,而不是政府想什么时候提供服务就什么时候提供服务,想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公务员要树立起“民大于天”的观念,认识到公民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而自己只是接受他们委托、保护他们利益的代理者,公民的需求是自己一切行为的依据,公共利益的实现则是自己一切行为的目的。第三,服务中要贯彻平等原则,即政府服务对所有的公民来说都应该是无特权的、无歧视的和无偏私的。平等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务员要以平等的心态而不是以一个居高临下的恩赐者的心态来为公民提供服务,服务只是他们的一种专门职业,没有任何特权的体现;二是公务员提供的服务对所有公民来说,都应该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如果有不平等,也要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符合“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的正义原则。第四,要建立服务问责制,政府要对服务的结果承担责任,当政府没有达到其承诺的服务标准或没有使公民满意时,政府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责任追究机制应该是方便、快捷、安全的。

  二、构筑促使公务员自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动力机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实现由“政府本位”向“公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思路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