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6年质量兴区暨名牌驰名著名商标表彰大会上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07-02-21浏览:2560下载176次收藏

   同志们:
  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区域质量总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形象和竞争力。今天,我们召开全区2006年质量兴区暨名牌、驰名著名商标表彰大会,就是为了总结一年来的质量兴区工作,部署下一阶段质量兴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表彰奖励获得重庆名牌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企业,鼓励全区其他企业牢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狠抓企业产品质量,增强品牌影响力,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05年质量兴区工作回顾
  2005年,我区的质量兴区工作在市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作为质量兴区工作的着力点,促进全区总体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们切实抓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领导有力,齐抓共管
  一年来,区质量兴区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质量兴区工作的领导,先后召开5次领导小组会对质量兴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和协调。各质量兴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始终把质量兴区工作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管理等方面为质量兴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街、镇把质量月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大力实施质量兴区宣传,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普及了全民质量意识,为质量兴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辖区企业积极发挥质量兴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化质量管理,使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2005年,我们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以“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为重要内容的名牌经济工作。坚持质量兴区与高新技术战略相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出将品牌经济作为————区的特色名片,通过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培育和引导企业争创名牌,实现“培育一个名牌、带动一个产业的目标”,力争把————打造成重庆市名牌聚集的高地。在推荐重庆市智能水表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劲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争创重庆市名牌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帮助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从产品标准的制订、工艺的改进到质量体系的建立、产品的检测都对企业进行了具体指导,夯实了企业的质量基础,为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提供了技术保障。认真履行行政监管职能,认真开展保护名牌产品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严历查处假冒名牌产品和商标侵权行为,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2005年,全区新增重庆市名牌6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重庆市著名商标3个。截至2005年底,全区累计创中国名牌1个,重庆名牌42个;著名商标27个,驰名商标3个,名牌和驰名著名商标数量均位居全市各区县首位。拥有名牌产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61.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总量的42.4%;实现销售收入157.9亿元,占40.2%;利税9.65亿元,占35.8%,品牌经济的积极作用正逐步凸现。


  (三)严格把关,提升质量


  1.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开展各类管理活动,促进全区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开展节能降损活动。全区有2家企业获得重庆市降损先进集体。二是深入开展qc小组活动。2005年我区获得5个重庆市优秀qc小组,2个重庆市信得过班组。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对辖区内119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了质量档案,并签订了责任书。四是加强认证认可工作和许可证管理。辖区内39家企业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35家企业获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大幅度增加了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企业数量。五是积极开展标准化管理。区内生产企业标准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2005年,我区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和创优活动,工程监督覆盖率、竣工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新建工程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共创优质结构工程9个,巴渝杯工程2个,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4个,使全区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


  3.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服务质量


  通过在服务行业开展创“精品”服务项目、“窗口工程”、“优秀文明岗”和“青年文明号”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服务质量。全年,全区创建四星级酒店1家、aaa景区1个;2家医院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建立临床重点专科5个,创建“放心药房”1家;创建市级文明大道1条,新创国家级文明集体4个,市级文明集体13个,区级文明集体68个。


  (四)严格执法,打假治劣


  坚持服务企业与严格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质量监督与打假治劣工作。按照集中整治与日常整治相结合、重点整治与综合整治相结合、加强市场监管与引导企业自律相结合、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的“四结合”工作方针,从源头上打击了假冒伪劣违法活动。同时,切实加强名牌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并将其引向纵深。坚持对重点企业上门服务,帮助企业结合自身产品线的延伸建立全方位保护体系,实现全方位商标注册和防御商标注册的立体保护。2005年,全区以食品、农资、建材、轻工、电器、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强制性认证产品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严格执法监管。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近2万人次,检查市场主体1600余户、企业主体10000余户次,查获价值530余万元假冒伪劣及不合格产品(商品),保护了广大企业和消费者的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06年质量兴区暨名牌驰名著名商标表彰大会上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