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2007年县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1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___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励精图治,超越发展,跃上新的平台
2003年以来,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抓住省市重点帮扶的机遇,解放思想,大干苦干,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主要目标,提前两年实现摆脱欠发达的赶超目标,开创了___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四年来,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与2002年相比, 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亿元(预计),年均递增18.4%;财政总收入7.8亿元,年均递增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亿元,年均递增43.7%,在全省排名上升33位,跃居第64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年均递增42.4%;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在全省排名上升33位,跃居第63位,2004、2005两年在全省30个欠发达县均列第一位,我县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四年来,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加大投入,持续投入,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重点工程,四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8亿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沿海防潮堤基本闭合,港口建设快速推进,公路桥闸投入加大,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园区载体拉开框架,县城新区掀起建设高潮,“北带”的引擎作用不断增强。产业支撑更加坚实,“五大”建设成效显著,“四大基地”迅速膨胀,船舶修造等新型产业快速起步,临海、临港产业呈现出巨大潜力,油区开发成效显著,实施名牌战略取得较大突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4家,比2002年增加82家。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19:54.9:26.1调整为2006年的17:63.5:19.5。___的发展拉开了框架,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后劲。
--四年来,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乡镇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金融和国土资源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尤其是招商引资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四年累计引进项目789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44亿元。四年新批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6家,全县已达35家。
--四年来,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大和政协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民族、宗教、侨务、台湾事务等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巩固,先后被国务院和省政府表彰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深入开展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和民主议政日活动,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四五”普法全面完成,“平安___”建设扎实推进,全县社会持续稳定,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宣传思想工作得到有效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涌现出了以张荣涛、宋万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时代楷模,鲁北精神成为激励全县上下干事创业、不懈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残疾人和老龄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巩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三项基本国策执行有力,循环经济走在全国前列,鲁北企业集团作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载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生态县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四年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2006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016元,年均递增14.9%;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年均递增16.7%;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6.7亿元,年均递增14.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年均递增32%;四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6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教育、医疗、住房专项救助等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实施了水电路医学气热视讯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四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在全县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形成了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实行赛选机制,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双基”工程,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发展有目共睹,成绩可圈可点。过去的四年,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大干快上的四年,是迎接挑战、攻坚克难、负重奋进、顽强拼搏的四年,是启动内力、借助外力、顺势突破、造势发展的四年,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实惠最多、受益最大的四年。四年间,___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华社、省委组织部、省委政研室先后总结___发展的经验,我县被誉为“全省实施‘促强扶弱’战略的成功范例”,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议首站来___观摩,省委张高丽书记先后三次对___的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并亲临___视察工作,称赞“___是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基础上的快速发展”。韩寓群省长等省领导来___视察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过历届县委的不懈努力,___实现了四个历史性跨越,即由稳中谋进到敢为人先,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跨越;由欠发达到全省中等发展水平,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跨越;由依靠农业到工业强县,实现了结构转型的跨越;由偏重经济增长到重视和谐发展,实现了发展理念的跨越。当前,___发展快、局面好、人气旺、干劲足,进入了强劲的上升阶段、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取得这样的成绩,凝聚了全党同志的智慧,浇铸了全县人民的心血。这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县人民顽强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十届县委向为___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___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四年的不懈探索,四年的大胆实践,四年的持续创新,既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超越发展,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是思想决定行动。县委连续两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多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全县党员干部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升了境界,激情得到了尽情释放,干事成为了自觉行动。实践告诉我们: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干事创业的成效,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二是思路决定出路。从“谋划大思路、构筑大框架、实施大投入、实现大发展”的总体要求,到“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组织全县经济发展大合唱”的工作方针;从“五大”、“六区一带”规划建设,到“乡镇振兴计划”、“百村行动”;从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___”,到打好“三张牌”,打造“四大基地”;从“四个重心”、“四个首位”到“六个更加注重”,县委始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大势,吃透县情,明确方向,把___的发展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咬定发展不放松,坚定方向不动摇,就一定能够在困难中前进,在逆境中崛起,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新辉煌。
三是规划决定未来。县委着眼长远,把握全局,科学谋划,拉开框架,把目标体现在行动上,把任务落实到规划上,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拓展了一片广阔空间,按照规划,锁定目标,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使一个个梦想变成了现实。实践告诉我们: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只要我们坚持大气魄、大手笔,高点规划,造势发展,就一定能够不断开辟新的未来。
四是执行决定成败。县委坚持以团结凝聚力量,靠班子自身团结带动全县上下的团结,发挥核心作用,强化决策执行。按照决策目标项目化、执行责任具体化、监督考核制度化的要求,健全“三个体系”,实行战时状态,开展危机教育,强力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干部讲责任不讲条件,讲执行不讲借口,发扬“苦干加拼命”的精神,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创新创造,克服困难,扎实工作,挑战极限,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只要各级干部增强理解力,提高领会力,强化执行力,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我们有了较快发展,但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部分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创新意识还不够强,解决问题的办法还不够多,执行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基层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面向未来,科学谋划,描绘新的蓝图
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未来。今后五年,我们面临着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面临着打牢基础与实施超越、满足需求与增强后劲、协调发展与超越发展、当前增长与持续增长“四个双重压力”,需要我们加倍努力,苦干实干。同时,我们更具有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和有利条件。国家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更加凸显我们的资源优势、循环经济优势和基础框架优势;天津滨海新区、环渤海经济圈迅速崛起,___接受其强大辐射带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省市重点帮扶为我们争取支持搭建了平台,沟通了渠道,聚集了人气,其强劲后势将在今后一个时期持续显现出来;经过奋斗、经历成功,我们找准了路子,树立了自信,干事成为了习惯,发展具备了惯性,全县上下思想一致、意志统一,决心不会动摇,势头不可逆转。各位代表、同志们,形势告诉我们,在建设新___的进程中,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大于困难,___蓄势已发,崛起可待,不可限量!
新的起点,赋予我们新的机遇、新的使命;新的未来,需要打开新的眼界、新的局面。综合分析我县面临的形势,深入思考___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把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县作为今后的奋斗目标鲜明地提出来。确定这个目标,是抓住机遇,顺应“环渤海”崛起的战略选择;是发挥优势,加快___超越的必然要求;是振奋精神,激发全县人民巨大热情的迫切需要;是市六届十三次全委会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实现这个目标,是惠及全县人民的宏伟事业,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坚定决心!为此,我们确定未来五年全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超越发展、和谐发展,弘扬团结、创业、超越主旋律,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和谐___建设两大主要任务,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招商兴县、三产活县、农业稳县、基础固县”五大战略,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坚定不移地向着经济社会发展强县目标迈进。发展的基本定位是:建设滨州发展的重要一极、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和区域县级城市的中心。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确定今后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是:三年实现倍增,五年冲刺百强。即到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06年翻一番;到2010年,如期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前40位;到2011年,牢固站稳全省第一方阵,冲刺全国百强县,让全县人民过上经济更加富裕、精神更加充实、环境更加优美、发展更加全面、社会更加和谐的小康生活。具体奋斗目标是:到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年均递增26%;财政总收入3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分别年均递增35%和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年均递增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年均递增16%;农民人均纯收入7680元,年均递增13%。
实施“倍增计划”,冲刺百强目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县,必须始终把握好五项原则。一是坚持超越发展不动摇。我们虽然已初步进入全省第二方阵,但还立足未稳,根基不牢,加快超越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紧迫的任务。超越发展是___的永恒主题,全民创业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和长期坚持“科学发展必须以加快发展为重心,长远发展必须以当前发展为重心,协调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经济发展必须以工业、三产发展为重心”的思想,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放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充分调动一切生产要素,持续投入,超越发展,始终保持快速度、强势头。二是坚持工业强县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___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励精图治,超越发展,跃上新的平台
2003年以来,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抓住省市重点帮扶的机遇,解放思想,大干苦干,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主要目标,提前两年实现摆脱欠发达的赶超目标,开创了___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四年来,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与2002年相比, 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亿元(预计),年均递增18.4%;财政总收入7.8亿元,年均递增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亿元,年均递增43.7%,在全省排名上升33位,跃居第64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年均递增42.4%;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在全省排名上升33位,跃居第63位,2004、2005两年在全省30个欠发达县均列第一位,我县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四年来,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加大投入,持续投入,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重点工程,四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8亿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沿海防潮堤基本闭合,港口建设快速推进,公路桥闸投入加大,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园区载体拉开框架,县城新区掀起建设高潮,“北带”的引擎作用不断增强。产业支撑更加坚实,“五大”建设成效显著,“四大基地”迅速膨胀,船舶修造等新型产业快速起步,临海、临港产业呈现出巨大潜力,油区开发成效显著,实施名牌战略取得较大突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4家,比2002年增加82家。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19:54.9:26.1调整为2006年的17:63.5:19.5。___的发展拉开了框架,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后劲。
--四年来,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乡镇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金融和国土资源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尤其是招商引资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四年累计引进项目789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44亿元。四年新批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6家,全县已达35家。
--四年来,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大和政协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民族、宗教、侨务、台湾事务等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巩固,先后被国务院和省政府表彰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深入开展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和民主议政日活动,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四五”普法全面完成,“平安___”建设扎实推进,全县社会持续稳定,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宣传思想工作得到有效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涌现出了以张荣涛、宋万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时代楷模,鲁北精神成为激励全县上下干事创业、不懈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残疾人和老龄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巩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三项基本国策执行有力,循环经济走在全国前列,鲁北企业集团作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载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生态县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四年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2006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016元,年均递增14.9%;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年均递增16.7%;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6.7亿元,年均递增14.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年均递增32%;四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6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教育、医疗、住房专项救助等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实施了水电路医学气热视讯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四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在全县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形成了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实行赛选机制,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双基”工程,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发展有目共睹,成绩可圈可点。过去的四年,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大干快上的四年,是迎接挑战、攻坚克难、负重奋进、顽强拼搏的四年,是启动内力、借助外力、顺势突破、造势发展的四年,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实惠最多、受益最大的四年。四年间,___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华社、省委组织部、省委政研室先后总结___发展的经验,我县被誉为“全省实施‘促强扶弱’战略的成功范例”,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议首站来___观摩,省委张高丽书记先后三次对___的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并亲临___视察工作,称赞“___是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基础上的快速发展”。韩寓群省长等省领导来___视察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过历届县委的不懈努力,___实现了四个历史性跨越,即由稳中谋进到敢为人先,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跨越;由欠发达到全省中等发展水平,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跨越;由依靠农业到工业强县,实现了结构转型的跨越;由偏重经济增长到重视和谐发展,实现了发展理念的跨越。当前,___发展快、局面好、人气旺、干劲足,进入了强劲的上升阶段、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取得这样的成绩,凝聚了全党同志的智慧,浇铸了全县人民的心血。这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县人民顽强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十届县委向为___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___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四年的不懈探索,四年的大胆实践,四年的持续创新,既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超越发展,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是思想决定行动。县委连续两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多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全县党员干部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升了境界,激情得到了尽情释放,干事成为了自觉行动。实践告诉我们: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干事创业的成效,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二是思路决定出路。从“谋划大思路、构筑大框架、实施大投入、实现大发展”的总体要求,到“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组织全县经济发展大合唱”的工作方针;从“五大”、“六区一带”规划建设,到“乡镇振兴计划”、“百村行动”;从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___”,到打好“三张牌”,打造“四大基地”;从“四个重心”、“四个首位”到“六个更加注重”,县委始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大势,吃透县情,明确方向,把___的发展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咬定发展不放松,坚定方向不动摇,就一定能够在困难中前进,在逆境中崛起,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新辉煌。
三是规划决定未来。县委着眼长远,把握全局,科学谋划,拉开框架,把目标体现在行动上,把任务落实到规划上,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拓展了一片广阔空间,按照规划,锁定目标,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使一个个梦想变成了现实。实践告诉我们: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只要我们坚持大气魄、大手笔,高点规划,造势发展,就一定能够不断开辟新的未来。
四是执行决定成败。县委坚持以团结凝聚力量,靠班子自身团结带动全县上下的团结,发挥核心作用,强化决策执行。按照决策目标项目化、执行责任具体化、监督考核制度化的要求,健全“三个体系”,实行战时状态,开展危机教育,强力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干部讲责任不讲条件,讲执行不讲借口,发扬“苦干加拼命”的精神,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创新创造,克服困难,扎实工作,挑战极限,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只要各级干部增强理解力,提高领会力,强化执行力,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我们有了较快发展,但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部分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创新意识还不够强,解决问题的办法还不够多,执行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基层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面向未来,科学谋划,描绘新的蓝图
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未来。今后五年,我们面临着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面临着打牢基础与实施超越、满足需求与增强后劲、协调发展与超越发展、当前增长与持续增长“四个双重压力”,需要我们加倍努力,苦干实干。同时,我们更具有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和有利条件。国家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更加凸显我们的资源优势、循环经济优势和基础框架优势;天津滨海新区、环渤海经济圈迅速崛起,___接受其强大辐射带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省市重点帮扶为我们争取支持搭建了平台,沟通了渠道,聚集了人气,其强劲后势将在今后一个时期持续显现出来;经过奋斗、经历成功,我们找准了路子,树立了自信,干事成为了习惯,发展具备了惯性,全县上下思想一致、意志统一,决心不会动摇,势头不可逆转。各位代表、同志们,形势告诉我们,在建设新___的进程中,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大于困难,___蓄势已发,崛起可待,不可限量!
新的起点,赋予我们新的机遇、新的使命;新的未来,需要打开新的眼界、新的局面。综合分析我县面临的形势,深入思考___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把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县作为今后的奋斗目标鲜明地提出来。确定这个目标,是抓住机遇,顺应“环渤海”崛起的战略选择;是发挥优势,加快___超越的必然要求;是振奋精神,激发全县人民巨大热情的迫切需要;是市六届十三次全委会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实现这个目标,是惠及全县人民的宏伟事业,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坚定决心!为此,我们确定未来五年全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超越发展、和谐发展,弘扬团结、创业、超越主旋律,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和谐___建设两大主要任务,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招商兴县、三产活县、农业稳县、基础固县”五大战略,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坚定不移地向着经济社会发展强县目标迈进。发展的基本定位是:建设滨州发展的重要一极、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和区域县级城市的中心。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确定今后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是:三年实现倍增,五年冲刺百强。即到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06年翻一番;到2010年,如期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前40位;到2011年,牢固站稳全省第一方阵,冲刺全国百强县,让全县人民过上经济更加富裕、精神更加充实、环境更加优美、发展更加全面、社会更加和谐的小康生活。具体奋斗目标是:到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年均递增26%;财政总收入3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分别年均递增35%和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年均递增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年均递增16%;农民人均纯收入7680元,年均递增13%。
实施“倍增计划”,冲刺百强目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县,必须始终把握好五项原则。一是坚持超越发展不动摇。我们虽然已初步进入全省第二方阵,但还立足未稳,根基不牢,加快超越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紧迫的任务。超越发展是___的永恒主题,全民创业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和长期坚持“科学发展必须以加快发展为重心,长远发展必须以当前发展为重心,协调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经济发展必须以工业、三产发展为重心”的思想,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放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充分调动一切生产要素,持续投入,超越发展,始终保持快速度、强势头。二是坚持工业强县
县长在2007年县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点击下载
本文2007-02-08 23:32:00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8002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