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记某铸造厂个熔炼工的事迹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07-02-01浏览:2061下载130次收藏

超 越 自 我

---记某铸造厂一个熔炼工xxx的事迹

如果说是学习让xxx改变了命运,那么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则让他实现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去年年底,四车间改制合并之后,百废待兴,在新的领导班子最困难的时刻,xxx毛遂自荐出任熔化工段工段长。得到的只是一个小小“芝麻官”,肩起的却是一个沉重的“担子”。

用事实说话----不服不行

xxx的到来有人不服气,也有人一心想看看笑话。

搞熔化靠的就是炉子。一个礼拜两次漏炉,炉子平均寿命还不到半个月,车间生产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车间领导着急,xxx接手后更着急。在分析炉子问题时,xxx认为漏炉完全是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你能耐,你来试试,看你打的炉子能用多长时间”。有人不服气。

“试试就试试,我就不信这个邪”。xxx非常自信。原来打炉子都是十几人一哄而上,xxx则不然,他只带了5、6个人,从拆炉、清炉、铺炉、埋设报警线,一直到烘炉,都是亲自动手,环环把关。打好炉衬是筑炉的关键,任何杂质都有可能造成炉衬形成气孔和砂眼,给炉子运行带来隐患,导致漏炉。“先摇后振”是他在试制时积累的成功经验,这些做法似乎令人不屑一顾。但xxx心里明白,无论是小炉子还是大炉子,道理都是一样的,只要认真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从白班一直干到晚班,xxx没有离开过炉台。正是初春时节,夜晚寒气袭人,xxx披件棉大衣就守在炉台上,察看烘炉情况,直到投入生产,化出第一炉铁水。

炉子打了一台又一台,每次都是亲自上阵,严格把关。按照他的要求打出来的炉子运行良好,平均炉龄都达到了两个月以上,既使在炉子长期超负荷使用的情况下,一年来也没有一台炉子发生漏炉事故。不仅保障了车间高效生产,同时,每年所节省的筑炉费用高达50多万元。xxx不仅筑炉技术过硬,在遇到一些技术难题时也敢做敢为,今年3月的一个凌晨,3#炉出现报警,尽管生产任务非常繁重,但是为了保障安全生产,技术人员和车间领导还是决定停炉,xxx经过反复观察建议采取炉底热补措施,先保证车间生产。方案实施之后,炉子运行状况稳定,而且又运行了一个多月,从而缓解了生产的压力。

严格执行工艺----不折不扣

如果说熔化工不懂生铁牌号,不会配料调成份,那是天大的笑话。仅仅是业务技术能力差也情有可原,如果失去了学习上的进取心工作上的责任心,还总是自以为是的话,那么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nbs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记某铸造厂个熔炼工的事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