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校园建设规划
(2006——2010)
**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成立于2006年5月,由***县长任中心主任,中心校前身是**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10余亩。建校初,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校园教学、生活、活动、绿化等设施均按最高在校生300人规模布局和设计。建校二十多年中,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心校因地制宜的在仅有的十几亩土地上已建设成一座小巧舒适,教学、生活、活动、休憩等建筑错落有序,绿树成荫、四季飘香、环境优美的校园。中心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方人才的培养,为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05年被省扶贫办指定为全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县级教学点,2006年又被评为铜仁地区招生工作先进单位。中心校现已形成 “两校一点”的办学格局。
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校的需求,入校学生迅速扩大,在校生由原设计的不足300人扩大到2005年的900多人(含非学历教育常年在校生近100人)。另外,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10年,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规模要与当地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也就是说到2010年我校在校生人数应至少不低于3500人。综上,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继续发展的趋势,使我校的原设计规模已明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大量农村新生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要求,按照省教育厅有关部署,结合我校所处地理位置(左边与**党校一墙之隔,右边紧挨**民族中学,前面是已规划的环城公路,后面是山。)和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经校领导班子反复研究,决定依照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对校园建设进行五年发展的规划。
[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www.damishu.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一、指导思想
确立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指导思想,坚持充分发挥和利用既有资源,坚持改建和新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在经费上以自力更生、力争中央、省专项资金的投入和地方配套与吸纳社会资金相结合的运作方式。
二、发展目标
2006年目标:实现老校区办学规模达到可容在校生1000人(其中非学历教育常年在校生100人)的校园条件。
2007年目标:新校区办学规模达到可容在校生1600人(其中非学历教育常年在校生200人)的校园条件。全校搬迁至新校区,老校区作为旅游系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汽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广告装饰装璜专业的实训场地。
2008年目标:新校区办学规模达到可容在校生2500人(其中非学历教育常年在校生300人)的校园条件。
2009---2010年目标:新校区办学规模达到可容在校生3500人(其中非学历教育常年在校生400---500人)的校园条件。
三、具体规划
一期(2006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措施
2006年校园发展以本校校园改建、新建为主,同时积极开展探索新校区的选址、购地等前期筹备工作。
1、一期规划以本校现有资源为基础,按在校生800人规模,新建一栋教学楼,土地由政府划拨。规模为5层,含24间教室,教室面积为1440平方米。使教室面积由原来的1020平方米扩大到2460平方米。在生活区改建一栋学生宿舍楼。3层45间寝室,使寝室面积由原来的800个平方米增加到1800平方米。在现有的食堂增加一个窗口。在校园左侧县民族中学前原渔塘处新建一实训楼,4层1240平方米(含四个实训车间800平方米,一个多媒体阶梯演示室200平方米,一个陈
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校园建设规划
本文2006-11-13 00:00:00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7343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