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06-10-12浏览:2075下载133次收藏

一、关于传达全省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精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小康社会进程的战略举措。中央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中央已经形成惯例,春节后,一般都是正月初八,中央政治局都要把各省(市)、中央各大单位的各位主要领导集中起来进行学习。去年学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今年学习的是新农村建设。在这次培训班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利用半天的时间作了重要讲话,回良玉副总理,有关专家,还有一些部门负责人作了七个方面的讲座,中央举办的这次培训班共用了一周的时间。省委为了贯彻中央这个精神,把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任务、重点、要求及时传达给省里的各级干部,四月份用了三天时间举办了省、市、县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培训班,钱运录书记、张左己省长、申力国副省长都作了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我们今天都进行了学习传达。由于目前是全市防火的一个重要阶段,再一个,就是县(市)区的主要领导也都参加了全省的培训班,所以从我市的角度,不准备再举办这样的培训班了,今天由我把全省培训班的主要精神在我们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范围传达一下。但是其他层面的学习可能还要有,比如说组织试点乡镇的党委书记、试点村的支部书记出去学习,这样的形式还会有。

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我在年初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已经讲过了,我记得主要讲了这么两层意思,一个就是从国家这个层面,提出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背景要给大家说清楚;第二个就是根据“五句话”,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么二十个字,把“五句话”要求落实到我们**市的具体工作中,那个我已经讲过了,今天不再多讲。下面,根据刚才大家的发言,结合我在省里听领导的讲话,和培训班上大家的讨论情况,对新农村建设再讲几点要求:

一、领导小组成员和各指导组组长要带头学习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学习要从我们在座的各位开始,因为我们都是干这个工作、指导这项工作的,我们首先要明白,把中央精神吃透,把省委、省政府领导讲话精神吃透。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特别要学习钱运录书记、张左己省长和申力国副省长三位领导的讲话,因为他们都是根据中央的精神,结合黑龙江的实际讲的一些观点,作为我们来讲,可能离我们更近,更有针对性,所以今天政府研究室搞了这么一个提纲传达培训班的精神,会后要把钱运录书记、张左己省长和申力国副省长的讲话全文印给各位,供大家很好的学习,因为有的精神要吃不透,我们就没有能力吃透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胡锦涛总书记在讲座时讲到可能需要几十年这么一个过程,有的专家讲可能是上百年的过程。那么,中央提出的“五个方面”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得需要多长时间?什么时候新农村建设完成了?我对这个的理解是,得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时候。目前来讲,中国有这么多农民,现在收入差距这么大,从全国这个层面看,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现在是3.2:1,相差这样的水平,什么时候他们的收入能相近,什么时候把这种城乡差距取消了,什么时候能达到城乡一体化,很可能还真得一百年时间,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我们在指导新农村建设的时候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农民在不同阶段的收入都有不同需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水平,肯定有不同的建设内容。我们现在搞的这个新农村建设规划要适度超前,高一点没问题,我们现在是在农民人均收入3000多块钱的时候搞的这些规划,当5000块钱的时候、10000块钱、20000块钱的时候,农民的生活方式一定是不一样的。现在农民需求的,就像左己省长概括的“六个字”,就是能不能上得起学,能不能看得起病,能不能养得起老,能不能有房子住,能不能有通畅的路,能不能有新能源,是这些。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是3000、4000块钱的水平,6000、7000水平的时候会是什么样?那时候可能有另外一种需求,那时候没准儿还要汽车了,10000块钱时就需要保姆了。生活水准不一样,新农村建设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明白,从国家这个层面对新农村是什么样的要求,什么样的任务,结合我们**的实际,都搞清楚。通过学习,使我们在座的各位做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明白人,来指导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提高认识。这是第一个意思。

二、全市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是,要走在全省的前列。这个是我5月1至4号在北三县调研的时候形成的认识。就全省的经济总量而言,我们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总量在13个地市排名第9位,跟大的地市相比,我们的确没法比,与哈尔滨、大庆我们确实没法比,这是事实,但就我市的农民而言,农民的人均收入在全省来讲并不低,就是说**市的整个经济落后,是落后在工业上,我们三次产业的比是37:16:47,第二产业这块太落后,所以说我们的经济总量小,投入能力比较弱。但就农村经济而言,我想,跟其他地市相比,从面上我们并不落后。从全市来看,我们具不具备走在全省前列的这种能力,也可能我们某个县、某项工作完全可以走在全省的前列,比如说刚才谈到的逊克,农民人均4000多块钱,靠的是地多,对这个县指导好了,有土地这么一个基础,也可能会上得很快。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县先走在全省的前列?孙吴的一些乡镇也可以试点,也可以成为典型,我们的农业还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地广人稀可能就是一个优势,我们有土地这个资源。比如说我们现在搞的农机合作社,可能三年以后**就是全省的先进,我们现在也不落后。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畜牧业的发展都有潜力,我认为这些方面都有在全省站排头的可能性。这是我讲的第二个意思。

三、现阶段**市的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来展开。这是我多次讲的观点,中央提出的“五句话”都非常重要,关键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首先得发展生产。“五句话”涵盖了三个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精神文明,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但是,无论是几个文明,最关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生产力落后,其他的都谈不上,还是物质决定精神。三农的核心是农民,农民的核心是增收,只有农民的收入上来了,农村的消费才能带动起来,宏观调控的内需拉动才有可能。从改革的成果来讲,要让我们2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了,财政收入的盘子也大了,有这个能力了。有一些外国的使馆人员说,我们的城市是欧洲,农村是非洲,就是差在消费这个问题上,农村这块太弱,所以说国家要把这些惠农政策落靠。再有,农村消费如果起不来的话,国民经济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乃至“十二五”期间想再发展不太可能,因为中国人多,人多带来的问题就是就业难,为什么说每年国家一再讲发展速度,虽然都不是高指标,但也要达到7%、8%,这两年能达到9%,因为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解决不了就业问题。从宏观大概念说,增长1个点能新增100万人就业,也就是说增长9%的话,理论上能新增900万人就业,所以说农民收入这一块非常重要。目前,农民增收的渠道还是很多,像提高粮食的单产,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畜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落实好惠农政策。就是说,我们现阶段指导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把增加农民收入当成关键和核心来抓。

四、研究政策,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又比较弱,靠自己很难建设新农村。要多方面拓展筹集渠道,农民该集一块也得集,金融单位贷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