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分析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06-08-25浏览:2762下载251次收藏

提 纲

人是企业的核心,构建和谐企业,要求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一、员工思想动态中影响和谐企业构建的因素

(一)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无法适应快速变革,部分员工情绪上悲观失望,工作热情不高。(三)职业发展空间不足,部分员工惰性滋生,工作进取心不足。(四)自身竞争力低,部分一线员工自暴自弃,工作自信心不强。(五)契约关系松散,劳务派遣工企业归属感不强。 [大秘书网文章-http://www.damishu.com 大秘书网 帮您找文章]

二、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一)健全权益保障体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奠定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需求,夯实和谐企业的管理基础。(三)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和谐发展。(四)构筑有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价值体现需求,激发和谐企业的内部活力。(五)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满足员工竞争能力需求,开展和谐企业的素质提升工程。(六)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员的流动和退出渠道,满足员工队伍新陈代谢的需要,构建企业和谐的用工氛围。(七)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 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构筑和谐企业的文化基础。

人是企业的核心,构建和谐企业,首先要求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近年来,在经历了企业上市和流程重组,现在又面临战略转型的不断变革中,中国电信的企业组织架构、内部权利、利益分配出现了较大调整与变化,员工固有的思维模式、行为定式正在打破。自身利益的变化必然引发思想情绪的波动,员工与企业之间出现了一些非良性的因素,对和谐企业的构建产生了不利影响。 “家和万事兴”,电信企业只有实现内部和谐,形成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关系,激发劳动者活力,最终解放生产力,保持企业基业长青。

一、员工思想动态中影响和谐企业构建的因素

目前电信员工总的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员工普遍高度关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企业的收入与效益。95%的员工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但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和偏差,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引导和扭转,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内部稳定和健康发展,影响和谐企业的构建。

(一)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不高。任何改革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为代价的。而对于改革,员工常常抱有良好愿望和乐观情绪去满怀信心的期待,这种期待的心理导致员工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尤其是所需付出的代价缺乏事前的认识和心理准备,一旦改革的结果与期待的结果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波动与情绪上的失望。企业上市和流程重组后,给企业的生存与员工的利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薪酬制度的调整,竞争上岗,按岗定薪,冲击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如中老年职工,认为自己为企业贡献一辈子,现在和年轻人一样要去竞争岗位,拿和年轻人一样的岗位工资,而且还面临知识老化、技能考核、竞争上岗等现实压力,因此变得忿忿不平、患得患失,认为企业不考虑他们的贡献,对待他们不公平。有技术、有学历的年轻人认为企业到处是中老年同志占据了岗位,自己虽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做的事情多,拿的工资少,福利方面与老同志相比更是吃了亏,与其他it等高技术含量企业比,同等年龄,同等学历,同等技术,自己远不能相比。这些心理失衡,不仅直接影响到员工对改革的认同与支持,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与态度。

(二)无法适应快速变革,部分员工情绪上悲观失望,工作热情不高。近几年,中国电信变革频繁,随着企业对员工在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员工感到了工作中的巨大压力,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员工在快速的变化和全方位的变革中无法跟上节奏,这些员工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模式,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技能,一旦发生调整,就觉到这些变化太大了,太快了,感觉危机四伏,变得无可适从,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产生怀疑。如有的员工面对流程重组惶恐不安,担心自己“位置”不保或被企业淘汰;有的员工面对企业组织的岗位招聘,或自卑,或认为是内定的,还没参加应聘就自我否定,失去了很多机会。这种悲观失望情绪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斗志,影响企业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三)职业发展空间不足,部分员工惰性滋生,工作进取心不足。对中国电信企业的员工来说,衣食住行这样基本的需求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他们更关注自己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尽管随着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加快了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分别建立了管理、技术、营销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但僧多粥少,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普通员工,一部分人因此而产生了“混”的思想,不思进取,知识老化,技能退化。另一方面,在用工体制上也存在不尽合理的因素,比如一个大学生在某一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年,岗位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特长和才华,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凝固的空间里工作,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日长月久,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年轻一点想着跳槽,年老一点得过且过,工作懒散。

(四)自身竞争力低,部分一线员工自暴自弃,工作自信心不强。在电信企业,一线员工占到了员工总数的60%。这一部分人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创业,九十年代的辉煌,现在面临21世纪的变革。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结果中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相对而言,这些一线员工,在岗位竞争中,他们处于劣势;在薪酬调整中,他们原地踏步甚至还要下调;在干部选拔中,他们绝大部分靠边站;在说不定的哪一天,他们被通知退养或买断。自身竞争力的不足、前途的渺茫、对生存的担忧,导致这一部分人没有目标,自暴自弃,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五)契约关系松散,劳务派遣工企业归属感不强。目前劳务派遣工在企业所占比例一般都较高,在有的基层单位已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这部分人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应聘来电信企业工作。第二种是下岗失业的青壮年,通过介绍或应聘来电信工作。第三种是城市周边无业的青壮年。上述三种类型的职工,都是从事一线工作或体力劳动,他(她)们工资较低,工作较辛苦,生活也较艰辛,而且没有和电信部门签订用工合同,在心理意义上属于“边缘人员”,和正式职工存在等级差别,他们的要求往往是增加工资,再就是要求企业一视同仁,能与正式工一样享受待遇。这些职工有吃苦耐劳的优点,但一旦不如意或是发现待遇高的单位,便会立马跳槽走人,有的在电信进行培训,掌握了一定技能后,就跳到竞争企业去了不仅浪费了培训成本,而且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带来了很大被动。

二、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有人说,一个企业,如果带走他的员工,留下设备,过不了多久,那里只能是杂草一片;如果带走设备,留下员工,过不了多久,那里将是另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企业。员工就是企业的一切。当员工得不到理解、尊重和关爱,正常的情感需求和物质要求得不到满足,感觉不到自己在企业处于当家作主的地位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改革就失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分析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