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颁布实施后,内部审计的风险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此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记录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后,对存在的重大错报、漏报等问题未能及时发现,且发表了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或结论的可能性。内部审计风险既与审计所面对的环境有关,也与审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更与审计人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有关。
从目前内部审计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引发审计 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
1、审计业务的扩展和审计内容的复杂化引发的审计风险。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稳健发展,审计范围的扩大,必然增加审计人员的责任,进而加大内部审计的风险。此外,随着企业经营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企业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经营风险日益增大,由此而产生的会计信息也必然趋于复杂,一些虚假或错误的会计信息可能掺杂其中,无形中增加了审计人员对有关问题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也相应地增加了审计风险。
2、内部控制制度制订不周密或执行不严格引发的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对众多目标进行审计时,越来越依赖于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制订得不严密,或者虽然有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企业未能有效全面执行或者不能有效防止企业经济活动的差错和舞弊行为
从目前内部审计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引发审计 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
1、审计业务的扩展和审计内容的复杂化引发的审计风险。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稳健发展,审计范围的扩大,必然增加审计人员的责任,进而加大内部审计的风险。此外,随着企业经营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企业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经营风险日益增大,由此而产生的会计信息也必然趋于复杂,一些虚假或错误的会计信息可能掺杂其中,无形中增加了审计人员对有关问题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也相应地增加了审计风险。
2、内部控制制度制订不周密或执行不严格引发的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对众多目标进行审计时,越来越依赖于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制订得不严密,或者虽然有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企业未能有效全面执行或者不能有效防止企业经济活动的差错和舞弊行为
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点击下载
本文2006-07-21 12:26:0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6284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