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我区市县区基层供销社现状的调查报告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06-07-18浏览:2652下载135次收藏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社《关于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双提升"活动的意见》精神,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调查研究,汇总数据,摸清家底,掌握目前我区基层供销社经营情况和资产状况,深化以"提升社有资本运营质量,提升社有资产监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双提升"活动,推动全区基层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遵照秦主任指示,孟副主任带领经济发展部、办公室同志于3月7日至3月31日间,行程4000多公里,对川区10个市、县(区)供销社的92个基层供销社及其230个经营网点进行了调研。期间,在部分市县(区)社召开了主任座谈会,听取了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层供销社的现状
(一)经营情况
   92个基层社(下同)现有在册人员685人(其中在岗的经营人员594人);经营服务网点378个(其中农资网点70个、百货网点202个、农资百货混合经营的网点96个、农副产品购销加工网点10个);房屋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
    自1999年后,我区基层供销社开展了以产权和身份双置换为重点的改革改造,大部分基层社经营网点经过改造、减人、减债、减负后,实际已变成个人在经营,变成了"夫妻店"、"父子店",经营范围主要是农资和日用百货,经营方式以简单的一买一卖为主,规模普遍小,经营分散,竞争无序,经营管理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时有出现。
   从组织体制和经营管理方式来看,有几种形态:(1)仍沿袭旧的体制和组织形式,投资主体单一,未实行职工身份置换,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式已经变化,对大部分职工承包经营(如平罗、永宁、灵武的基层社)。此类占26 %。(2)基层社已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职工自愿解除劳动关系,为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和社保费,基层供销社保留牌子和少量净资产,从事必要的经营管理工作。此类占总数的37.6 %。(3)已整体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置换职工身份,仅靠出租资产维持生计,此类基层社占36.4%。
    截至目前,已改制的基层社有42个,其中,青铜峡市除曲靖外,其它基层社全部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未改制的有50个,其中灵武市、平罗县、永宁县基层社整体未进行改制。撤乡并镇后,有20个乡镇没有基层社。
统计报表显示,10个市县区基层社2006年一季度购进总额8206万元,占全系统的40.7%,销售额为6456万元,占全系统的39%,汇总盈利7.1万元,占全系统的33.3%。
(二)资产状况
   从资产状况和经济能力分析有四种类别:(1)有一定净资产,网络健全,经营服务范围广泛,有一定盈利能力和为农服务能力,此类基层社有22个,占总数比例24 %。 (2)资产和负债基本持平或有少许净资产,在未完全处置资产偿还全部债务之前,靠由职工承包门店或向社会出租店铺以收缴承包款或租金维持正常费用开支,已无法依靠自身能力发展自主经营和提供广泛的为农服务,此类基层社大约有28个,占总数的30.3 %。(3)资不抵债,绝大部分资产用作偿还债务后,收不敷出,无法缴纳职工社保费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此类基层社约有30个,占总数的32.6%。(4)有12个基层社以其全部资产低顶银行债务,占总数的13.1%。
截止2005年底,基层社资产总额8545万元,总负债6794万元,负债率为79.5%;所有者权益1750.5万元。
(三)为农服务情况
    近几年来,各基层社积极参与和推进"四项改造",实行开放办社,以吸纳和领办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协会、社会法人和专业大户等)为载体,引进能人,投资多元,不仅赋予了新时期基层社为农服务的新内容,使部分基层社在为农服务工作中找到了新的立足点,捕捉到了发展机遇,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而且也促进了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见附注)。
青铜峡市供销社在以股份合作制形式为主对基层社进行改制后,系统上下人心思干,基层供销社工作总体走在了全区前头:各基层社以青铜峡市农资有限公司为依托,不断扩大农资经营规模,2005年共销售化肥15000余吨。基层社以自身经营网点为依托,发展综合服务社取得明显成效。各分销店统一挂牌为村级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和医疗、休闲娱乐、图书、文化等方面的服务,有效提升了供销社的服务功能,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提高了供销社的社会形象。如大坝供销社刘庙分销店开办诊所,为村民就医购药提供了方便;滑石沟分销店想农民之所想,办村民之所需,为农民提供蔬菜、肉类、馒头饼子供应和婚丧嫁娶用具服务等,使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所需的服务;叶升镇供销社正闸村综合服务社经营农资、百货、建材等,品种达5000多种,销售区域覆盖4个村,服务人口5000多人,去年,农资销售100多万元,百货销售80多万元(其中仅香烟销售就达12万多元),建材销售10余万元;峡口镇供销社四名职工坚守为农服务阵地,以股份合作制改组基层社,集资购买两辆大货车送货下村,赢得了农民好评,也赢得了市场,基层社也逐步发展壮大,恢复了生气和竞争力,最近重盖了营业房和库房,面貌焕然一新。
    惠农县供销社在改制后实行一县一公司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绿谷农资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以集中配送、连锁经营业态,整合基层社经营网点,以低债方式将基层社有效资产兼并进绿谷农资有限公司,实现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资金回笼,统一挂牌标示,统一奖惩制度,统一监管",化肥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成为本地区化肥供应的主渠道。
    盐池县供销社以产权转让方式吸纳县农民经纪人协会会长余聪领办高沙窝供销社以来,不仅使该基层社债务和职工得到妥善解决和安置, 也为农民经纪人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在服务"三农"中促进了基层社的发展,重塑了供销社的形象。余聪牵头组建的"盐池县温棚种养技术协会"依托当地特色杂粮资源优势,开展杂粮收购、加工和外销工作,特色杂粮加工后销往内蒙、河北、天津等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副产品流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协会常年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产前赊销籽种、化肥、农药、签订购销合同;产中提供种养业技术培训,统一进行疾病防治、饲料供应;产后组织产品销售、统一结算等服务并每年举办各种方式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会员。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470多户700多人,生猪饲养量达1800余头,羊只存栏15万只,蔬菜温棚30多座,种草种树18000亩,仅去年他就帮助农户销售生猪3000多头,羊2万多只,蔬菜2.5万公斤。滩鸡产业是2003年继羊只禁牧后兴起的新型产业。余聪抓住机遇,适时组建了 "盐池县滩鸡养殖合作社",在高沙窝建起了孵化、育雏基地,以每只1元钱发送到会员农户饲养,以保价回收,2005年发放滩鸡80万只,回收50万只,发展会员800余户,通过核算,农户养一只鸡纯收入2元,仅滩鸡一项每年为农户提供纯收入100万元。为了加大滩鸡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加速脱贫致富步伐,去年余聪筹措资金300万元,已在东顺工业园区新建年加工300万只滩鸡、20万只滩羊的规模清真肉类深加工企业,目前,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项目投产后,将初步形成种、养、加、销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项目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农户。 
   盐池县农民经纪人张龙在领办麻黄山供销社后,针对那里山大沟深,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农产品卖难,经济落后的状况,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农民卖啥就收购啥,农民需要什么就供应什么。通过牵头组建"麻黄山农副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组织收购小杂粮、羊只等农副产品,并凭着多年来良好的经营信誉,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架起了农产品通往市场的桥梁,使当地的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到外面的市场,农民收入也一天天地增加起来。2005年购销农副产品:土豆200多吨、葵花子50吨、荞麦300吨、白(麻)豌豆70吨、黄豆10吨、麦子30吨、谷子20吨、糜子10吨、云芥10吨、苏丹草籽100吨、苜蓿籽3吨、苹果100余吨、羊绒羊毛4吨。同时,他投资对基层社的破旧院落、店铺进行改造翻新,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竹帘、轧草机、水泥、木材、瓦片等生产、生活用品。尤其是当地干旱少雨,农民饮用水都困难,张龙建立了储量达60吨的水窖,春天干旱时为农民供应饮用水,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受到了农民好评。
   盐池县马儿庄乡供销社主任尹慧投资建设的"马儿庄顺发养殖场",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带动了本村和周边地区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架起了农民致富的金桥。
   平罗县灵沙乡供销社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粮食专业合作社,拓展为农服务领域,为农民提供农资、农副产品购销、加工技术、信息、运输、建材、农机等方面综合服务,服务覆盖临近乡镇,资产达400余万元,探索出了供销社发展的新模式。
    永宁县基层供销社建制健全,资产比较完整,每个基层社都留有1-2人扛牌,从事必要的经营。
贺兰县金山乡供销社在搞好化肥、农药、农膜、日用百货经营的同时,立足当地西瓜产业,积极为瓜农提供西瓜籽种服务。去年共供应西瓜籽种10000多桶。
    中宁县余丁乡供销社永兴村综合服务社负责人冯建虎在经营化肥、农药、农膜、水泥和日用消费品的同时,立足枸杞产业,开展为农服务,用自购的4辆农药喷洒车,对承包的500亩农户枸杞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不仅从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赢得了杞农的欢迎。
    中卫县宣和镇供销社在做好化肥、农药供应的同时,积极做大做强种子经营业务,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农民的需要。2005年,供应各种化肥2000多吨、各种优质种子65万斤(其中:小麦种子32万斤、水稻种子30万斤、玉米种子3万斤、黄豆种子0.5万斤)。该社还紧紧抓住小城镇建设和商业网点改造的机遇,利用基层社的大院子和破房子进行房地产开发,建成了1500多平方米的商业住宅楼,有效地盘活了资产,增加了效益。
   在盐池县调查结束后,我们还专程前往临近的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二道川基层供销社进行了考察。二道川乡供销社是2001年供销社转制后原供销社部分下岗分流人员,按照供销社《章程》,以集资入股的形式重新成立的集体所有制基层社。基层社设理事会、监事会,下辖三个分销社、一个塑料制管厂、一个加油站、一个50吨的蔬菜冷藏库、1400平方米的辣椒收购棚和一个屠宰厂。二道川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我区市县区基层供销社现状的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