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交流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06-04-16浏览:2495下载151次收藏
    **县农业人口35.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7万余人,占农业人口的19.5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已经成为连结城乡经济的重要因素。**县把握机遇,积极激活农村富余劳动力,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较好效果。仅2004年一年,全县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11000人,农民增收5500万元。
    一、坚持从产业高度谋划。把劳务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一项关系大局的产业来谋划和推动,制定了“强培训、扩输出、拓就地,全面推进劳务经济”的总体产业发展思路。一是建立联合服务机制。变由劳动就业部门一家的事变成多部门、多层次协调联动,综合服务的全县性大事。由县主管领导任组长,由就业服务局牵头,联合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统计等部门组成劳务经济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劳务经济的组织、管理及协调服务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劳务经济工作格局。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先后制定了培训财政专项补贴、新增职业介绍机构税费减负、外出务工人员全程服务等多项优惠政策措施,改变以前靠自闯出路、零散外出务工的现象,纳入了全县劳务经济的大盘子,劳务市场空间得到了拓展,可靠性得到了有效保障。三是培育输出龙头。由就业服务局牵头,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增设劳动力市场交流大厅,实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一站式”管理和“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加快劳务输出步伐。[本文出自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om]
    二、坚持按富民工程推动。始终注重创新方法、拓宽渠道,真正发挥劳务经济增收富民作用。一是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观念。在县电视台开设劳务输出专栏,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外出务工致富的典型,组织他们现身说法。引导农民转变封闭保守、恋守田园、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解决农民“不敢走出去、不会走出去、不愿走出去”问题。去年以来,通过就业服务培训的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了40%以上。二是建立信息网络。在全县15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专职信息员,在全县330个行政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交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