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民普法宣传教育之我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普法教育作为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必然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20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新的历史时期对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设定了新的更高的目标。我们要紧扣新时期普法工作新规律、新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思维创新为提前,以实践创新为基点,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在把握切入点,增强针对性,立足多元化上进行研究和探索,寻求突破点,不断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切实把普法这项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做大、做强、做精、做细。 [大秘书网文章-http://www.damishu.com]
一、创新普法理念,使普法成为公众的内在需求,推动普法事业的蓬勃发展
要树立“大普法”的理念。普法是全民普法,不只是普法职能部门和普法工作者的“专利”,其主体是全民。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是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各级组织、行政机关和司法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更是最具说服力的普法。普法的客体也是全民,普法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普法教育对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实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学习,提高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文化素质,是每个公民必须认真面对和努力适应的现实。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文与民本精神。普法对象众多,内容广泛。普法教育要承认和重视不同对象人群的个性特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立足点,满足和服务于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需要,一切以适于公众掌握、满足公众需求为标准。普法只有成为人们的内在需要时,才能持之以恒和深化发展。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公众对法律的兴趣,从而赢得广大民众的主动参与,使普法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为了普法而普法。
二、创新普法形式,增强普法教育的实效性,提升普法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审时度势,开拓创新,是新形势对普法工作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的普法工作更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遵循和善于运用其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增强普法教育的效果,确保其影响力和长期效应。
形式创新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实现手段。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充分运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手段基础上,更需要创新发展宣传教育
推进全民普法宣传教育之我见
点击下载
本文2006-04-08 08:56: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5183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