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创新人大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几年来,在中共**市委的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努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为保障我市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人民信赖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做出了不懈努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新的世纪,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本文试就其思路与对策作一 番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与原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建设等方面正经历着一场大的变革。市人大常委会要开拓创新,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然而,当前市人大常委会在发挥职能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1、履行职责特别是监督工作尚不到位。监督工作是地方人大的经常性工作。在“三讲”学习教育活动中和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有关座谈会上,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对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提出意见最多的问题就是监督力度不足。市人大在履行职责的力度和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大监督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主动监督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人大应有的监督职能。二是现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不够完善,人大监督体制尚不够健全。三是立法不完全到位,给人大监督留下“ 空档”和“盲点”。时至今日《监督法》、《重要事项决定法》和《人事任免法》之类的法律尚未出台,直接制约了人大履行职责的充分发挥。四是监督意识弱化,监督者和被监督者认识都不到位。五是部分地方领导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思想认识上还不是十分到位。六是从事人大工作的领导干部头脑中存在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退隐思想,工作上不大愿意得罪人。因此,不仅在行使监督权时力度不够大,而且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任免权时,仍有敷衍草率之嫌。
2、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难于适应人大工作的需要。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内部机构设置曾作过调整,但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实施、wto的加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党和人民的要求越来越高。县级人大常委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与其担负的职责、任务很不适应,尤其是人员偏少,严重制约了人大工作的开展。如我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行政编制才28名,其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占去16名,委办副主任6名,科员编制只余6 名。因此,出现办公室缺乏科员干事,有的工作委员会,只有二至三个人,面对一府两院众多的部门、科室和人员,人手不够又分身无术,工作起来力不从心,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工作绩效。
3、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一是人大常委会领导及机关中层干部平均年龄偏高,影响人大工作的生气、活力和效率。二是人大常委会领导及机关中层干部大多数是从党政领导岗位转任的,对人大工作方式方法有一个较长的适应和转变过程,容易产生“二线”思想,影响人大工作的开展。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行政式的工作方法,使人大开展工作带有明显的行政痕迹。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目前,人大干部中的专业人才比例偏低,特别是法律、经济、财会、科教等方面的专才比较少,直接影响了审议和决策的质量。四是专职委员的比例偏低,市人大常委会有27名组成人员,其中专职16名,占总人数的59.25%,兼职11名,占总数的40.75%。
二、思路与对策
针对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创新人大工作应坚持做到“五个必须”。
第一、创新人大工作,必须提高全社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经过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民民主权力的行使、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组织形式。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也不是安装在权力构架上的“花瓶”。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认识在不断提高。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不深不透,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问题,个别人还编了顺口溜:“人大举手、政协喝酒”、“监督监督、有力无度”。这都说明必须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否则,创新人大工作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在党委领导集体中要有应有的位置。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这是人大工作一项首要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主要是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来实现的。这些法定程序就需要靠人大的具体工作。这就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必需正确理解党的主张,并依法、按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看法和主张。与此同时,也就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能成为党委常委会的重要一员,进入党委决策核心,参与党委决策。
第二、创新人大工作,必须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
(一)要正确认识发挥人大作用与加强党的领导的关系。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宪法》也明确规定了共产党在国家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对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在具体工作中,就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同发挥人大的作用统一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党委决策与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的关系;二是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的关系。江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同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是一致的,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加强和完善,可以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这就深刻地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同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而不能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
(二)人大常委会应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党的领导和支持是创新人大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根本保证。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三点: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大工作,使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的责任意识,立足本职,积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二是主动地依靠党的领导。重要事情要主动地向市委请示汇报,使市委了解人大常委会所开展的工作,并根据情况提出要求。三是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围绕改革、稳定、发展大局,围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围绕中央及上级精神,围绕市委的工作步骤,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部署人大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
(三)党委应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省级以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项:一是重大事项决定权;二是监督权;三是人事任免权。各级党委要继续尊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要把党的主张和决策,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的自觉行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把本级人大工作纳入市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及时了解情况;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加强监督,协调好人大及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要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的同时,支持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好人事任免权,凡由党委推荐,由
然而,在新的世纪,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本文试就其思路与对策作一 番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与原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建设等方面正经历着一场大的变革。市人大常委会要开拓创新,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然而,当前市人大常委会在发挥职能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1、履行职责特别是监督工作尚不到位。监督工作是地方人大的经常性工作。在“三讲”学习教育活动中和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有关座谈会上,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对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提出意见最多的问题就是监督力度不足。市人大在履行职责的力度和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大监督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主动监督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人大应有的监督职能。二是现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不够完善,人大监督体制尚不够健全。三是立法不完全到位,给人大监督留下“ 空档”和“盲点”。时至今日《监督法》、《重要事项决定法》和《人事任免法》之类的法律尚未出台,直接制约了人大履行职责的充分发挥。四是监督意识弱化,监督者和被监督者认识都不到位。五是部分地方领导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思想认识上还不是十分到位。六是从事人大工作的领导干部头脑中存在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退隐思想,工作上不大愿意得罪人。因此,不仅在行使监督权时力度不够大,而且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任免权时,仍有敷衍草率之嫌。
2、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难于适应人大工作的需要。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内部机构设置曾作过调整,但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实施、wto的加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党和人民的要求越来越高。县级人大常委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与其担负的职责、任务很不适应,尤其是人员偏少,严重制约了人大工作的开展。如我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行政编制才28名,其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占去16名,委办副主任6名,科员编制只余6 名。因此,出现办公室缺乏科员干事,有的工作委员会,只有二至三个人,面对一府两院众多的部门、科室和人员,人手不够又分身无术,工作起来力不从心,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工作绩效。
3、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一是人大常委会领导及机关中层干部平均年龄偏高,影响人大工作的生气、活力和效率。二是人大常委会领导及机关中层干部大多数是从党政领导岗位转任的,对人大工作方式方法有一个较长的适应和转变过程,容易产生“二线”思想,影响人大工作的开展。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行政式的工作方法,使人大开展工作带有明显的行政痕迹。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目前,人大干部中的专业人才比例偏低,特别是法律、经济、财会、科教等方面的专才比较少,直接影响了审议和决策的质量。四是专职委员的比例偏低,市人大常委会有27名组成人员,其中专职16名,占总人数的59.25%,兼职11名,占总数的40.75%。
二、思路与对策
针对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创新人大工作应坚持做到“五个必须”。
第一、创新人大工作,必须提高全社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经过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民民主权力的行使、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组织形式。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也不是安装在权力构架上的“花瓶”。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认识在不断提高。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不深不透,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问题,个别人还编了顺口溜:“人大举手、政协喝酒”、“监督监督、有力无度”。这都说明必须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否则,创新人大工作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在党委领导集体中要有应有的位置。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这是人大工作一项首要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主要是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来实现的。这些法定程序就需要靠人大的具体工作。这就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必需正确理解党的主张,并依法、按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看法和主张。与此同时,也就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能成为党委常委会的重要一员,进入党委决策核心,参与党委决策。
第二、创新人大工作,必须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
(一)要正确认识发挥人大作用与加强党的领导的关系。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宪法》也明确规定了共产党在国家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对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在具体工作中,就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同发挥人大的作用统一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党委决策与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的关系;二是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的关系。江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同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是一致的,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加强和完善,可以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这就深刻地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同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而不能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
(二)人大常委会应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党的领导和支持是创新人大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根本保证。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三点: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大工作,使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的责任意识,立足本职,积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二是主动地依靠党的领导。重要事情要主动地向市委请示汇报,使市委了解人大常委会所开展的工作,并根据情况提出要求。三是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围绕改革、稳定、发展大局,围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围绕中央及上级精神,围绕市委的工作步骤,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部署人大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
(三)党委应尊重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省级以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项:一是重大事项决定权;二是监督权;三是人事任免权。各级党委要继续尊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要把党的主张和决策,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的自觉行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把本级人大工作纳入市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及时了解情况;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加强监督,协调好人大及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要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的同时,支持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好人事任免权,凡由党委推荐,由
浅谈新形势下创新人大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点击下载
本文2006-03-07 14:52: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888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