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几点思考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6-02-06浏览:2785下载172次收藏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在校生、辍学生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率居高不下;大案要案多;犯罪主体低龄化、团伙化;手段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 
   因此,正确分析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对策,是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在思想上有如下特点:

  (1)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力,喜欢模仿,但辩别是非能力差,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时,极易受不良影响而违法犯罪;

  (2)自我意识增强,对成年人的依赖心理减弱,逐步形成“自我中心”倾向,渴望独立,但因稚气未脱,往往不能如愿,使其理想与现实脱节,以致形成善恶颠倒的心理倾向;

  (3)情绪情感不稳定,易于冲动,特别是狂暴的激情,往往使青少年不能自控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直接原因。有调查表明,80%的青少年犯罪和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良的家庭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方法的不当 ,如父母离异、过分溺爱、打骂体罚等等。不良的家庭环境容易造就青少年孤僻、内向、专横、狭隘、自利、好胜、唯我的性格。这些不良心理在外界不良环境的熏染下极易迈向犯罪 深渊。

  (2)社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的社会运行机制尚处于一个不稳定且不断变化、不断转换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生活追求呈现出多元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的现象,比 如色情小说、暴力凶杀影视、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或腐败风气的影响等等。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像毒品一样在不断腐蚀着认识能力、辨别能力、控制能力、抵御能力处于较弱阶段而模仿能力极强的青少年。部分青少年经不住不良因素诱惑,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

  (3)学校层面的原因: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但就教育现状来看,不少学校 并未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片面地强调和追求升学率。教育工作者往往重视向学生传授传统的、陈旧的、死板的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教育 、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对“学困生”进行冷落或歧视,挫伤了他们的上进心,极易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当然,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因素还很多,预防青少年犯罪是社会、家庭、学校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系统工程,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几点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