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花儿”论文
□ 马晓春
花儿是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回族、汉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藏族、裕固族的民歌,因歌词中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花儿”按传唱地区划分,又分为“青海花儿”“河州花儿”和“宁夏花儿”。花儿源于河州(今临夏),唱词浩繁,悦耳动听,文学艺术价值很高,被誉为“西北之魂”。
康乐位于陇西、洮岷、河州的交汇处,这里先后生活着羌、狄、氐、匈奴、吐谷浑、鲜卑、吐蕃、汉、回、东乡等民族。唐太宗时,羌族、吐谷浑、吐蕃据洮西向狄道侵扰。玄宗开元后期到天宝前期,唐王朝对河湟的羌、吐蕃采取以攻为守主动出击的战略,哥舒翰威镇吐蕃,直驱阴山,赢得吐蕃不敢过临洮的安定局面。安史之乱直到北宋王韶大破木征,其间百余年为吐蕃所据,吐蕃民俗文化影响十分深厚。莲花山地区的汉族群众中有一部分是历史上汉化了的吐蕃人,其民情、习俗部分延续了下来。
莲花山“花儿”如万花筒、多棱镜一样,反映出莲花山地区广大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她又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图》一样,是一幅鲜活生动的民俗画卷。莲花山民俗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带有浓郁的原始特质,即人们对自然物的崇拜,对女性的崇拜;二是对与他们利益有关的历史人物的敬仰;三是反映出人们对自身生存的强烈要求。这种崇拜与需要,反映出人们在自然灾异面前束手无策,祈求一种超自然力量以战胜自然灾异的神秘色彩。正因为这样,人们对于发生在莲花山地区的一些特异现象,如对“阴阳崖”“赶旱魔”“摸子泉”“打儿窝”“龙王”“娘娘”等觉得无法理解。其实,这正是人们在自然灾异面前无能为力的正常反映。当然,莲花山花儿中还反映了一些生产、生活等方面极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是莲花山民俗中的闪光点,是代代传承珍视的遗产。
莲花山“花儿”(即洮州花儿)是“花儿”的一个分支,以莲花山区的汉族为主,在藏族(吐蕃)参与下,糅合了吐蕃“踏歌”及汉族“碾场”、进山的劳动号子“牛拉拉”“烟雾拉”等多种民间文艺形式,其中碾场号子在宋代吐蕃“踏歌”中孕育,在汉族“牛拉拉”等曲调中完善,在长期渐进演化过程中逐步成型,传唱在北至康乐县、临洮县,东至渭源县、岷县,南至卓尼县,西至夏河县的广大地区。各地所唱调式基本相同,但因人文地理、民情风俗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唱腔唱法又有差别,形成了不同歌唱流派。按地域民情分为:北路“花儿”、东路“花儿”、西路“花儿”,其中北路“花儿”是莲花山“花儿”的主旋律,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两莲叶儿”调,传唱在临潭县的甘沟、羊沙以北,卓尼县康多及临潭县冶力关以东、康乐县五户、景古及临洮县西坪、玉井以南,渭源县关堡以西的广大地区。
莲花山花儿以创作的即兴性、韵律的固定性、语言的乡土性为其最大特点,俗称“野花”,代表性曲令有《莲花山令》等。《莲花山令》属于双句单段体结构,这与大多数传统山歌大致相同。在演唱时先用一个较长的拖腔“哎”开头,先现音就是这首“花儿”的结束音。曲调比较单一,但在即兴演唱时随着词语的变化和演唱者的感情跌宕起伏,曲调时而辗转反侧,时而激昂慷慨,旋律抑扬顿挫。“花儿”中的起兴句与最后合唱的尾声“花呀,两莲叶儿”,在一曲完美的音乐组合中,显示了双句单段体山歌无穷的魅力。尾声与起腔时的衬句相呼应,扩充了莲花山“花儿”较单调的乐句,润饰着“花儿”的山乡色彩,使“花儿”的艺术个性显得更加突出。
莲花山“花儿”曲调高亢细尖,有11种歌词,丰富多变。一段歌词3到6句不等,用方言演唱,大量运用儿化音和方言土语,句句押韵,按韵脚数量分为“单套”“双套”和“三转腔”。歌词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夸张、联想、回环、对仗等修辞手法运用较多。演唱内容除流传经典之作外,一般在演唱中即兴编词,其内容以爱情和现实生活为主。演唱形式基本都由3到6人组成两个班子,每个班子由“串班长”(“花儿”词作者)带领,采用参唱竞唱的方式,在“花儿”会场对唱。
莲花山花儿因具有独特性、民俗性、依存性、程序性、群体性、娱乐性和通俗性等特征,被国内外学者誉为“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书”。其独特性表现在,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间文化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唱词丰富、音调古朴、唱曲独特,且莲花山唱山这一习俗在全国独一无二。其群体性表现在,虽然可以一个人单独吟唱,但毕竟单调乏味,不成气候,只有在“花儿”会时,三五成群组成联唱,唱“花儿”摊子一个接一个,才能体现“花儿”会场面之宏大。其娱乐性表现在,不论谁唱,唱什么内容,其目的只是为了娱乐。尤其在生产之余唱“花儿”、逛山场,成为莲花山群众忙里偷闲、解愁消乏的一种最简单、更快乐的事。其通俗性表现在,唱词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充分体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且唱曲简单易学,唱词为即兴创作,“花儿”会上人人当演员、个个是诗人。
花儿会是莲花山地区群众一年一度自发组织的民歌盛会,辐射三州(市)六县78个会场。康乐县境内的“花儿”会场有12处,时间前后长达17天。莲花山“花儿”会是洮岷“花儿”最热闹、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花儿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康乐县、临洮县、渭源县、临潭县、卓尼县及相邻地区的数万歌手与游人蜂拥而至,齐聚康乐县莲花山下,相逢于冶木河畔,分别在莲花山脚唐坊滩,莲麓镇足古川村、冶木河尕浪桥,景古镇王家沟村王家沟门、紫松山等地唱“花儿”,人山人海,歌声震天,“两莲叶儿”的花儿响彻云霄,是一场“诗与歌的狂欢节”。
莲花山花儿会以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为程序,边游山边对歌,自由结伴,互相穿插,灵活多样,尽情欢唱。在每个路口岔道,用马莲草拧成的绳子拦住“客人”,主人们唱着“花儿”,请客人留下“过路歌”,客人答唱,主人接着唱,客人顺题答唱。按照花儿会程序,各族群众自由结伴,游山玩水,对歌抒情,与莲花山一起陶醉,与花儿一起徜徉,山哺其人,人育其歌,山、人、歌浑然如一,其乐无穷。
莲花山“花儿”作为甘肃“花儿”的一个分支,代表人物有丁如兰、景满堂、汪莲莲、文香莲等。近年来,文联文旅部门通过建立“花儿”演唱传习所,举办“花儿”演唱大赛,推选参加全国赛事,培养“花儿”传承人,出版“花儿”刊物等方式,使这朵民俗之花,非遗奇葩愈加艳丽、动人。2004年10月,康乐县莲花山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保护基地”称号。2005年,莲花山“花儿”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万花筒”,非遗之奇葩。莲花山“花儿”是三州(市)六县的民俗画卷,民族之魂,她以极强的文化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实用价值,享誉国内外,愈开愈艳丽。
作者简介
马晓春,东乡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方志出版社志鉴编纂专家,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甘肃省第四届地方史志学会理事,甘肃省行政区划与地名专家库专家,甘肃省东乡文化研究会理事,临夏州时政评论员,康乐县民族团结进步形象代言人,康乐县作家协会主席,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原主任,康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三级调研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56095部队71分队战士。
主编《康乐县志(1986--2005)》《康乐年鉴》8部,其中《康乐年鉴(2013)》获“甘肃省第十届地方史志成果一等奖”,《康乐年鉴(2019)》获第七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年鉴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方志馆、兰州大学等收藏。在全省地方综合年鉴业务培训班、全省地方史志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暨甘肃历史学术研讨会及陇南市党史和地方志系统培训班上作了辅导研讨,并参加了第三期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暨第五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系统会议。著有《新闻辑录》《文苑花絮》《心灵的放歌》《划过指尖的流年》,编审《中共康乐县组织史卷》两卷,编辑《康乐》杂志4期,作品选录《炊烟飘过的记忆》《中国青年作家年鉴(2017——2018)诗歌卷》《流年絮语.当代唯美作品选》《花儿艺术人生》《中国花儿》《河州记忆》《印象临夏》《临夏花儿集》《齐家文化网络征文获奖作品选集》等书籍。
先后在中国作家库、中诗网、中国农村网、短文学网、甘肃广电总台“视听甘肃”、《中华文学》《白银文学》《威宁诗刊》《天山诗刊》《甘肃经济日报》《民主协商报》《民族日报》等报刊网络发表散文、诗歌、新闻8100多篇(件),其中有40多篇散文诗歌获“魅力临夏·良恒杯”全国少数民族散文大赛优秀奖,“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作品奖,吉林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优秀奖,第二至第四届“六世情歌杯”仓央嘉措国际诗歌仓央体优秀诗人奖和实力诗人奖,2019年度甘肃新闻奖评选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三等奖等。参加了中国民协第十八期研讨班、中国西部当代作家作品学术研讨会、第三届甘肃文艺论坛——甘肃省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研讨会、新时代黄河流域(临夏段)生态环境治理与文化传承研讨会。论文入选《中国西部当代作家作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论坛论文集》《新时代黄河流域(临夏段)生态环境治理与文化传承研讨会论文集》和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甘肃历史学术研究会论丛》,以及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三个面三个面向”系列丛书之五《再论中国花儿》。201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个人”等荣誉。接受中央电视台10频道、央视“仁文康乐”栏目组、甘肃电视台都市频道、甘肃广播总台农村广播、新甘肃客户端、临夏电视台、中国临夏网、九歌微访等采访报道,事迹被录入《康乐年鉴(2021)》和第四期《康乐》杂志。
莲花山“花儿”论文
本文2023-11-30 15:36:03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3938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