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培养高素质农民 助力乡村振兴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23-10-13浏览:2598下载281次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农民素质,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

“十三五”以来,海安市委、市政府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的原则,以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加强政策项目扶持。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市职业农民培训 42518人,其中持证劳动力占比 64.18% ,今年新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26人。海安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曾获得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育才兴农示范校”称号,多次获得省农农业农村部门农民培训工作先进集体表彰。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开始扎根农村。

与此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生产力和劳动力正在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业领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老化,文化程度不高,低素质劳动者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的发展。二是培育对象的数量明显不足。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我市乡村总人口数量达到 70.4 万人,乡村从业人口的数量为 37.05   万人,农业从业人员6.55万人,占乡村总人口 9.3%,而真正的生产能人和经营能人的实用型人才只占乡村从业人员的11.5%,农村技能型人才出现严重缺乏和减少的情况。三是农民的培训参与度不高。据了解,当前农民对新型职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少农民认为自给自足就可以了,对新技术不感兴趣,缺乏参与课程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业发展的主题是农民。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的转型期,

即从传统农耕转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就需要大批有文化、有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培养高素质农民 助力乡村振兴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