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23-01-04浏览:2320下载214次收藏

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起步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克服了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多发和天气前涝后旱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扎实做好“两稳一保一防”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7.51亿元、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2亿元、同口径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出口总值15.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72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90元、增长8%,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继续保持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我们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聚焦产业发展增实力。我们持之以恒做实“3321”产业体系,以实体强产业、以产业促发展,推动产业发展量质齐升。主导产业提量增效。汽车及机械加工、纺织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39.11亿元,增长9.32%。汽车及机械加工产业链式发展,配套企业达70家,橡胶加工产业税收首次突破亿元,重汽海西新能源轻型卡车市场占有率进入全国前十,商用车出口属地化实现“零突破”;纺织新材料产业承压回升,宝华林入选全省“2022—2024年度重点培育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我市顺利通过第五次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命名复评;石墨和石墨烯产业集聚发展,翔丰华三期等3个省重点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形成国内首个石墨烯导热膜产业链条。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建材、化工、林竹三大传统产业实现产值584.08亿元,增长5.59%。安砂建福水泥完成省重点工业节能改造;科宏生物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完成出口7000万美元、增长133%;国家xx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区获得认定命名。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现代物流业不断壮大,韵达智能化快递分拨中心和供应链仓储中心投入运营,闽中公铁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运力增长1.7%;文旅康养业持续提升,霞鹤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上坪乡、青水乡分别入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康养小镇,新增网红打卡地20个;电商产业顺势而为,直播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13家,开展“乐购三明”等线上促销活动400余场,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特色现代农业提标扩面。完成种粮面积16.3万亩,粮食总产量6.68万吨,打造重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3个,累计获批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14个,xx贡鸡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xx鸡爪椒、xx冬笋、xx大湖鱼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11亿元,增长4.5%。

  (二)聚焦增强后劲挖潜力。我们立足制造业发展需要,全力以赴抓机遇、促投资、保实体,为增强发展后劲积蓄势能。重大机遇谋深。释放老区苏区政策红利,抢抓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谋划储备重大项目159个,争取中央及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1.53亿元,为近6年最好成绩;抢抓沪明合作机遇,与上海浦东新区建立区县合作关系,明确6个方面合作意向。积极融入大三明中心城市建设,完成三永快速通道和三永水运航道规划调整前期工作,贡川新城初具雏形。项目攻坚谋实。攻坚抢速度,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大会战”,3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6亿元、80个攻坚项目完成投资86.54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攻坚补短板,兴泉铁路xx段完工,抽水蓄能电站、桃源(xx)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列入全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库,争取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项目3个和专项债项目16个、总额度16.11亿元;攻坚破难点,科达重工机械铸造件等7个项目提前开工,中盛宏业有机碳酸酯等37个项目提前竣工或部分竣工;攻坚增动能,全年新签约项目105个、总投资190.27亿元,25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开工。提振实体谋细。注重梯度培优,和其昌、永林入选省龙头培育企业库,5家企业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科宏生物完成上市申报辅导;注重助企纾困,制定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41条措施,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2.24亿元,投放纾困贷款3.13亿元,降低企业用电支出3508万元;注重金融惠企,引进泉州银行,全市新增贷款23.62亿元、增长12.35%,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达46.44亿元。

  (三)聚焦风险化解提能力。我们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提升解决制约xx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守好疫情安全防线。优化落实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及新十条措施,设立防疫网格群1871个、入群居民14.29万户,提升快速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守牢重大风险底线。房地产风险有序化解,14个风险楼盘已成功化解13个,剩余1个楼盘正启动破产重整;政府债务风险有效稳控,推动ppp、tot项目融资41.9亿元,再融资债券置换比例从80%提高至85%,顺利度过偿债高峰期;工贸企业风险有力管控,不良率压降至0.66%。守住生态环境红线。狠抓尼葛园异味整治、金银湖水泥矿山治理复绿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建立水环境问题研判溯源和预警督办机制,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专项攻坚,沙溪流域生态治理eod项目入选国家试点,安砂红军渡口、九龙湖荣获福建省首批河湖文化遗产,全市流域及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四)聚焦深化改革激活力。我们将改革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积极探索更多“xx模式”,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国资国企改革有实效。完善国资监管,在三明市率先开展市属国企“三定”工作,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市属国企牵头盘活神鹰汽车公司闲置资产,腾出产业发展空间;发展市属国企供应链金融,城投集团以煤炭、钢材贸易为新增长点,实现销售额8.21亿元、增长71.81%。林业改革有亮点。创新林竹碳中和“五碳”工程项目,搭建“竹师傅”竹产业共享平台,国家林草局林竹碳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基地落地xx,我市被列入省级碳中和试点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力度。在三明市率先制定薪酬分配制度,推进“一院一专科”建设,实现村民家门口“诊断、检查、治疗、处方”一站式精准服务;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集中采购,药价平均降幅45.5%。教育改革有特色。“总校制”“县管校聘”、教师编制及职称“周转池”改革深入推进,在三明市率先试点开办普职融通班,优质教研资源配置率达100%。财政体制改革有突破。调整乡镇、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开展市直单位零基预算改革,财政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

  (五)聚焦民生事业添魅力。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每件民生“小事”都当作政府“大事”,把民生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城乡环境更加舒心。城市面貌有机更新,投入17.28亿元实施74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和4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新增中、高级版“绿盈乡村”24个,完成国道356线曹远樟林至泥坪公路主体建设,获批全省首个“福路贷”,被评为全省村庄清洁行动成效突出县。公共服务更加贴心。60项省、三明和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8.81亿元,全年民生支出增长18.2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89%;教育事业稳步提升,新改建学校6所,增加学位2130个,xx学子被北大清华录取人数居三明第一,三明技师学院挂牌成立;医疗体系稳步健全,总医院新院区完成主体建设,中医院挂牌成立;文体事业稳步发展,实现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完成xx抗战文化公园项目(一期)建设,牵头成立北上抗日先遣队沿途县(市、区)联盟,获得省级以上体育竞赛金牌10块。社会保障更加暖心。强化就业扶持,城镇新增就业2217人;推动社保提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815元/月,医保电子凭证定点医药机构接入率达100%;提升养老能力,建设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家、长者食堂4所,将军山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巩固脱贫成果,全市脱贫监测户人均年收入达19443元,未发生返贫致贫。社会治理更加安心。“平安xx”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维稳任务,境外涉诈人员劝逼返工作成效居三明市首位,“法治零距离”服务、网格化管理等做法在央媒刊登;应急能力不断提升,未发生较大以上各类安全事故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完成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各项工作更加用心。国防建设、军供保障、人民防空、双拥优抚等工作不断加强,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扎实推进;老龄、慈善、红十字会、计生协会、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科普、档案、地方志、侨务、水文、气象、地震、库区移民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将欲治人,必先治己。我们坚持聚焦“三提三效”、聚力真抓实干,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坚持人民至上不懈怠。深入开展“服务百家企业、推进百大项目、走访百位人才”活动,解决企业难题65个;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落实“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3098项,事项占比99.94%,平均缩短审批时限比例93.52%。坚持依法行政不松劲。自觉接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0件、政协委员提案165件;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制定完善《xx市人民政府“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行政复议合法率连续四年保持100%。坚持清正廉洁不褪色。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折不扣抓好国家统计督查、涉粮专项巡察整改,开展国有资产专项审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牢牢兜住“三保”底线,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本色,磨砺始得玉成。2022年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奋斗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地属驻永单位、驻永部队、消防救援队伍,向关心支持xx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有清醒的认识,主要是:国际局势复杂演变,经济平稳运行不确定性增加;产业结构不优,服务业支撑作用不强;税源基础薄弱,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突出,化债压力不小;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少数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担当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吹响了奋进号角。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三明市委和xx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革命老区样板,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