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音乐教学促进儿童发展
蒋晓敏
五大领域中,音乐属于艺术领域。艺术领域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而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儿童去感受音乐,是培养一切音乐素养的根本。那么音乐素养到底是什么?它的专业释义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综合理论基础”。也有一种说法,“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唱歌的机器人,他就无法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简而言之,音乐素养的学习就是让我们去感受音乐,然后表现音乐。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孩子更好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呢?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做这样的多元化尝试:
1.音乐与美术相结合——感受和想象音乐的意境。真正的音乐欣赏是有画面感的。而对于幼儿来说,这是抽象的。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的主要特点。我们尝试用画面展现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所表达的意义和情境。画面可以是具体的,表现歌曲的内容。例如中班儿童在学习歌曲《买菜》時,无法体会菜市场的热闹场景。可以用画面再现孩子们所听到的内容,画面有时是抽象的,便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图案线条等,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对于水平高的孩子,甚至可以请他们自己来表达。
2.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理解和表达音乐的情绪。真正的音乐教育,并不单是学习一首新歌,表演一首歌曲,而是听懂音乐的美,理解音乐的情绪。孩子听了之后,感受是什么?是愉快还是忧伤?听了之后想要干什么?是跳跃还是舞动?儿童真正的状态,应该是放松地去表达。例如小班在学习《茶壶》的时候,可以用身体来扮演一个茶壶,根据歌曲的内容表现茶壶的静态和动态。扮演游戏的加入,增添音乐教学活动的趣味。
3.音乐与生活相结合——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随意的哼唱,是最放松的音乐表达方式。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洗澡时唱歌,因为放松。在生活中的过渡环节给孩子听音乐,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音乐氛围之中,就是最好的主动学习方式。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儿童获得任何的提升,都无法局限在一次或两次活动中完成。音乐教学更是如此。音乐素养的获得也不能在一朝一夕,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相信通过不断的尝试,我们能够找到更多合适的方法,促进儿童在音乐领域的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工商大学幼儿园)endprint
多元化音乐教学促进儿童发展
本文2022-11-07 22:25:47发表“文化教育”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2167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