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分阶瑜伽干预对提升ASD儿童身体运动素质的实验研究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4浏览:2024下载251次收藏

李梓晴, 黎梦丽, 汲嫘萌, 杜熙茹

(1.广州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 广东 广州 510500; 2.广州体育学院 体育艺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0)

自闭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以下简称asd 或自闭症) 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 该群体在语言沟通、 运动能力、 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着缺陷, 会出现情绪起伏大、 行为刻板重复等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自闭症群体得到了大众的认知并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 asd 儿童的干预和康复训练研究已成为了特殊教育领域的热点。 2022 年1 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 《“十四五” 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其中,教育模式需更加多样化, 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 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需进一步深度融合。 体育干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对asd 儿童及其家庭的作用不可小觑, 对其身体素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身体素质可为他们的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现国内外的自闭症体育干预手段主要分为两类, 分别是以体育游戏方式进行的干预和以运动项目方式进行的干预。 体育游戏对asd 儿童的受众面较广, 已有研究证明, 体育游戏干预下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运动能力、 情绪和心理的发展及减少问题行为等方面都有起到积极作用, 但存在缺乏针对性的游戏设计和干预效应作用机制并不明确等问题; 运动项目的干预开展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 目前已有学者通过足球、 韵律体操、 水中运动等项目进行干预实验, 发现在实验后asd 儿童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改善。

瑜伽是一种结合身心的修炼。 在体式练习中, 通过对身体的伸、 拉、 挤、 压、 拧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身体真实状态, 缓慢地做出极限姿势, 再通过融合呼吸、 伸展、 放松练习为一体的训练, 让人体处在平静愉悦的情绪之中,激发出机体的潜能。 “分阶瑜伽练习” 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体式动作从易到难, 基础、 进阶、 标准化层层递进; ②完成体式动作的模式从亲子帮扶、 独立完成再到配合协作, 要求逐步提高。 通过阶段性的瑜伽练习, 以求达到强身健体及调控情绪的功效。观察可知, 在运动项目的干预中, 一般以师生传教、 教师带练的模式为主, 甚少发挥亲子间互动机制的作用。 基于以上考虑, 本文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 通过对三名asd儿童进行分阶瑜伽练习实验干预, 探索该手段对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 (cnki) 等数据库, 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面谈、 微信等形式询问相关领域专家8 名,对所选取的测试量表及指标进行审核, 判断其有效性。 并就有关asd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情况进行交流。 然后通过问卷星向asd 儿童家长发放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 量表), 获知三名对象的基本情况。 使用spss25.0 软件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

1 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1.1 单一被试实验

单一被试实验法是指以一个或几个被试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被试在基线期 (实验前) 与处理期 (实验后) 的行为变化来分析、 推断实验处理是否有效。 主要适用于特殊教育领域、 医学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

1.2 实验对象

广州市阳光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中选取3 名asd 儿童。招募标准如下: ①年龄在6-12 岁之间, 被诊断为自闭症。②可参与运动干预课程与评估。 ③一名家长需跟孩子一同完成课程,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受试儿童基本情况概括

1.3 实验时间

2021 年7-9 月共持续10 周, 每周干预2 次, 每次持续时间60 分钟。

1.4 干预内容

由于受试主体的特殊性, 分阶瑜伽练习课程遵从简到难, 从单个动作再到组合动作, 课程以基本身体动作为基础, 以体式动作为主要授课内容, 目的是发展asd 儿童的身体素质, 缓解其问题行为。 通过亲子间的帮扶、 互动等配合, 让受试者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家人的关注, 消解受试者抗拒心理, 促进受试者积极参与到课程。 具体实施内容见表2。

表2 分阶瑜伽课程设计方案

1.5 评估工具

《自闭症行为量表》 ——abc 量表, 由krug 于1978年编制, 表中列出57 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包括感觉能力 (sensory)、 交往能力(relating)、 运动能力 (body and use)、 语言能力 (language) 和自我照顾能力 (social and self-help) 五个方面。 总分为158 分, 分值越高表明孤独症行为越严重。 该问卷用于2-14 岁儿童, 由家长或老师评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 该标准按年龄将测试对象划分为11 个组别。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均为9 岁儿童, 故选取符合年龄的三、 四年级组别的测试指标。

1.6 实验控制

对实验中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包括实验人员、 实验环境、 实验时间。 实验期间保持原来的生活日常, 只额外加入分阶瑜伽练习干预, 并要求受试者不得参加其他培训或康复课程, 不额外服用其他药物, 能够保证准时参加每一次的干预。

2 研究结果与分析2.1 abc 量表测量结果

运用单一被试实验数据统计方法处理观察所得数据, 结果见图1 和表3。 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10 周的分阶瑜伽运动干预, 三名受试儿童在感觉、 交往、 运动、 语言及自我照顾能力5 大评估领域中, 前后得分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 该干预手段对于运动能力的改善尤为突出, 此项得分有显著性降低 (p<0.05)。

表3 三名受试儿童abc 量表实验前后评测结果

图1 三名受试儿童abc 量表得分变化

2.2 身体运动素质测量结果

本研究采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4 年级) 的评估指标, 分为身体的形态类、 机能类和素质类的测试,结果分别见表5-7。

表5 三名受试儿童身体机能类肺活量测试

表4 显示, 三名受试儿童的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有小幅度提升, 参考对应年龄段男生标准值为13.7~19.4, 均趋向于标准值。

表4 三名受试儿童身体形态类bmi 测试

表5 显示,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三名受试儿童肺活量指标干预前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干预前均值为724ml, 干预后均值为909ml, 说明在该指标测评中干预后略优于干预前。

表6 显示, 在经过分阶瑜伽运动干预后, 三名受试儿童在50 米跑、 坐位体前屈、 1 分钟跳绳、 1 分钟仰卧起坐的身体素质类评估测试中, 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观察各项均值可知, 50 米跑比干预前平均提升了2.93 秒, 1 分钟跳绳比干预前平均加多了15 个, 1 分钟仰卧起坐比干预前增加了3.33 个, 坐位体前屈干预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比干预前平均提高了8.93cm。 说明运用分阶瑜伽运动干预手段可以全面提升asd 儿童的身体素质, 对柔韧素质方面的提升效果尤为明显。

表6 三名受试儿童身体素质类测试

3 分析与讨论

分阶瑜伽会有计划地让asd 儿童循序渐进接受课堂内容。 起初在家长的陪伴与帮助下练习体式再到独立尝试,最终可以在老师的语言引导下与家长配合完成。 瑜伽体式中包含坐、 跪、 躺、 站立、 俯卧等一些基本动作元素, 其运动性特征是以本体感受性为心理机制, 以人体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运动性条件反射为基础, 是一种有效的内在促进。 通过课堂实时观察, 根据asd 儿童对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逐步调整课堂节奏, 使其能从动作的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 避免造成心理压力, 大大降低儿童排斥感。

分阶瑜伽的音乐性、 互动性可以激发asd 儿童的运动参与动机。 在瑜伽练习过程, 除了在模仿中完成体式外,瑜伽音乐会伴随至终, 有利于儿童更好地控制自身情绪状态, 配合适宜的呼吸节律, 让儿童心境保持平稳并专注当下。 同时, 在家人的陪同下参与可以有效减轻儿童紧张、焦虑、 不安等负面情绪, 进一步丰富亲子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儿童的积极性。

分阶瑜伽具有多种感知觉的体验, 赋予联想性。 如“像猫咪一样伸展” “像树一样挺拔” 等提示语和大自然声的音乐下为儿童提供了强烈的听觉刺激, 在完成体式的过程中感受肢体与地面的接触、 肢体与肢体的接触, 促进着个体感知的发展。 通过身体活动练习, 提升了asd 儿童对方向距离的感知、 身体部位的运用及肌肉的发力控制, 从而促进其运动素质的提高。

本研究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受试人群数量较少, 统计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在未来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和加长干预时间,进一步深度剖析; ②在疫情防控期间, 为避免了人员过于聚集, 仅考虑了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 对干预前后只进行了纵向效果分析, 缺乏横向对照组的参数, 今后研究需要更加完善。

4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

4.1.1 分阶瑜伽干预可以有效改善asd 儿童的问题行为,对提升运动能力的效果尤为突出。

4.1.2 分阶瑜伽干预对自闭儿童运动素质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其中, 身体形态类bmi 值较干预前有小幅度提升, 趋向于标准值; 身体机能类肺活量指数略优于干预前; 身体素质类测试中, 干预后50 米跑、 1 分钟跳绳、 1 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 坐位体前屈数据较干预前有显著性提升。

4.1.3 分阶瑜伽干预下asd 儿童的本体感觉得到进一步提升, 表现在完成体式动作时的自如程度。

4.2 建议

4.2.1 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分阶瑜伽课程, 促进asd 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创立出系统科学的特殊人群瑜伽课程体系,同时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 在授课中, 应以游戏形式贯穿课堂始终, 多维度激发受试儿童的训练兴趣, 提升锻炼效果。

4.2.2 培养针对特殊群体的专业瑜伽教练, 推动特殊群体师资力量的专业化、 科学化。

4.2.3 asd 儿童的康复需要充分的耐心及长期的坚持, 患者家长需加强课程理论知识的了解, 解除其心理障碍, 激发asd 儿童的参与动机。

4.2.4 asd 儿童为弱势群体, 属于弱有所扶的重点对象,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大的关注力度, 以缓解家庭在孩子康复之路上所承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政府应建立并完善帮扶制度, 通过提供优质的资源条件, 加快asd 儿童的康复速度。

分阶瑜伽干预对提升ASD儿童身体运动素质的实验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