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探讨
刘慧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从我院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其中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3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018年9月至2018年10月16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2018年11月至2018年12月16例为观察组,实施急诊急救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于(52.5±10.3)分、(22.5±3.5)天;,较观察组(28.3±8.5)分、(13.0±2.6)天更长;并发症发生率5.00(4/16),高于观察组6.25%(1/16),均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实施心电监护、吸氧、抽血化验、建立静脉通道等常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确诊后实施下一步急救工作,如术前准备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急诊急救优化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接诊程序的优化。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组织急救人员前往现场,途中
与电话呼救人员确定确切住址,抵达后快速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实施相应救治,途中对患者实施吸氧和心电监护,扫描心电图。依照初步诊断结果与急诊科人员取得联系,做好急诊接诊准备,提前备好仪器、器械、药物,争分夺妙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并做好转运工作。
(2)病情评估的优化。自行到院急诊患者,可边询问边查看边分诊对其进行病情评估。转运患者迅速开辟绿色就医通道,可“先诊疗后收费”。要求医护人员在患者抵达医院2分钟内能评估患者生命体征、5分钟内描记心电图、连接相关仪器设备,并根据心电图结果进行专科会诊。
(3)急救护理流程的优化。病情评估完成后,遵循“定人、定位、定时、定责”的原则对患者实施救治,要求5分钟内完成采血、输液、吸氧、心电监护等操作,由专人对患者进行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心脏按压等紧急救治措施[3]。对于出现剧痛的患者,酌情给予镇痛处理。
(4)转运流程的优化。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转运流程运行制度,包括转运前后护理记录单的交接、转运途中需配备的急救药品及仪器等。如患者无需实施冠脉介入术,则直接转运至专科展开救治,如患者需实施冠脉介入术,应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将患者病情发展程度、严重性与实施手术的必要性告知其家属,取得家属同意后送至导管室,并在半小时内激活导管室。
(5)相关制度的优化。健全完善分诊流程及救治指南,制定医院各科室相关责任制度,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心梗急救知识及救治操作技能的培训,组织不同层次医护人员进行分层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 spss24.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 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p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探讨
本文2022-11-02 16:07:46发表“毕业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8885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