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栏目:医学论文发布:2022-10-31浏览:2118下载199次收藏

黄德林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介人支架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03~2020.03纳入5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开展研究。依据抛硬币法随机选出25例予以传统药物治疗(a组),另外25例在a组基础上实施介人支架治疗(b组),对两组疗效实施评估。结果:b组病人经过治疗后,其adl及nihss评分,各动脉血流速度及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a组(p0.05)。

纳人标准[3]: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均在70%及以上;均知晓同意本次试验。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既往有颅内出血者或存在严重出血倾向者;精神异常或依从性较差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方案

a组:予以病人服用阿司匹林0.lg以及氯吡格雷75mg,1次/d,治疗持续3个月。

b组:介人支架治疗选择股动脉入路作为支架置人穿刺点,椎动脉及颈内动脉支架分别选择8f与6f动脉鞘置入,对病人实施全身肝素化后行血管造影,为明确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等情况提供便利。在病变部位的近心端放置6f及8f引导管,将微导丝插入(注意在颈总及颈内动脉支架置入前自远端将保护伞置人予以保护),血管狭窄部位借助球囊实施扩张后再于狭窄部位安置支架。

对支架释放后病人颅内血管各段供血情况及动脉扩张情况予以观察,未发现异常即可完成手术。术后安排病人至监护病房开展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的24h监测术后3~5h内将动脉鞘取出,进行30min压迫止血,观察无渗血的情况下再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实施6h患肢制动。术后常规服用传统治疗药物3个月。

1.3观察指标

(i)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进行评估,nihss分值越小及adl分值越大表示病人恢复情况越好。(2)观察治疗前后各动脉血流速度。(3)统计两组病人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运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t检验和x”检验,以p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