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位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罗蓉
【摘? 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实施人本位护理护护理模式对其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组研究的对象,根据术后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平均分组走甲组、乙组,每组90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实施人本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均通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甲组90例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是80.0%;乙组90例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是9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甲组患者术后运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模式,以责任护士加强管床负责为主,同时落实相关对症护理与基础护理,而乙组则以人本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专科护理指导
科室成立人本位护理小组,并且明确责任护士的工作范围,同时与主治医生积极配合,对所有患者展开疾病评估与筛检,将宣传手册或者画报发放至患者手中,普及与乳腺癌相关的知识。同时,在科室宣传网站中设置护理专栏,由责任护士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人的疑问,并且普及相关知识[2]。
1.2.2 院中人性化护理
1.2.2.1心理辅导由于大部分患者对乳腺癌缺乏足够了解,对于手术知
识认知少,因此术前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等,因此,责任护理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并且给予评估和记录,然后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比如邀请乳腺癌术后疾病恢复者为现有患者进行交流,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其心理状态。此外,责任护士鼓励患者家人积极陪伴在患者身边,同时给予更多关爱,使其感受家庭的温暖,有足够的安全感。
1.2.2.2术期指导
术前术后,责任护士均需对患者的相关功能,尤其是患肢功能做好评估和记录;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遵医嘱行患肢康复锻炼,结合护理路径观察单的内容和时间段给以计划性的康复指导(术后麻醉清醒开始做手指和腕部的屈曲和伸展;术后1-3天进行上肢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开始曲肘、伸臂运动,4天开始肩关节小范围的前曲、后伸活动,4-7天鼓励患者自行用患侧手洗漱、刷牙、进食,用患侧手摸对侧肩和同侧耳朵,1-2周皮瓣基本愈合后,开始肩关节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抬高患肢,手指做爬墙运动,梳理头发。)。从而预防发生患肢水肿,同时加强对病房的检查与管理,及时了解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同时加强专业化的伤口护理,防治患者发生感染,影响切口的愈合[3]。
1.2.3 院后追踪? 护理患者出院当天,责任护士要积极为其办理出院手续,同时遵医嘱嘱咐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并将其病理建立成科室电子档案,便于后期查阅。此外,责任护士还需对患者出院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追踪,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及时讲解患者疑问,督促患者正确用药,全面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如果患者的患肢功能已经恢复正常,手臂上举可达到180°、肩关节可内外旋转、前伸、后屈,钟摆运动的弧度超过90°,且患者的双肩外形完全对称、无上肢水肿视为优。术后患肢的手臂上举低于120°、钟摆运动的弧度低于90°,且双肩外形完全对称、无上肢水肿可视为良好。术后患者的患肢手臂可上举低于90°,且钟摆运动的弧度不超过60°,出现患侧肩下沉、上肢出现水肿,可视为差[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人本位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本文2022-10-31 10:22:58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7177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