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建设的探讨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22-10-30浏览:2196下载146次收藏

何佳 成雪婷 钟道均 罗嘉浚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技能训练模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操作员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第二阶段对安装和调试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第三阶段是对项目设计师和项目工程师进行培训。在特定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优化了不同级别的人才培训模型,以更好地阐明总体人才培训工作的目标,并旨在加强高级职业人才的培训模型与其区域优势之间的联系,从而最大化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优势。基于此,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课程建设,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

引言

随着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发布,针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加强了对技术人才的培训,在此过程中,逐步创新和调整了产学结合机制,实现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型的改进将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发展模式。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的选择与匹配应体现出人力资源培养的区域优势,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研究领域,应逐步提升多关节机的设置和工业领域的自由度。由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执行与机械设备有关,因此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根据自己的功率和控制能力来调整具有满足不同需求的功能机器的工业机器人的功率和控制能力。满足您的需求。同时,智能概念的出现和发展使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原理和准则上体现出极大的价值,并且重复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手动操作相比,生产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高。

1高职专业的定位需要集中于追求生产与教育之间的融合

为了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对于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参与研究的研究人员不仅必须具有必要的技术水平,而且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目前,与中国工业机器人研究相关的技术人员培训的类型为:维护人员、安装人员、项目设计师、应用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培养这类人才的要求更高。因此,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必须认识到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有必要对高级职业的工业机器人进行研究和智能化;另一方面,还必须让学生的培训工作体现创新性和实用性,并促进学生的培训工作。通过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可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标准,从而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

2产教融合视角下的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建设

2.1校企合作模式整合建设

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发展应从当地经济的实际出发,设计并协调教育计划和教育任务。它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一种形式,旨在确保学生的个人发展,同时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促进公司的需求在他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得到更好的体现,使公司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适应市场需求并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它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2.2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域重要性

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培训内容包括知识解释和机器人编程、安装、调试与维护方面的技术培训。其中,智能控制、传感器技术、电气控制和机械结构设计是知识的主要内容[2]。同时,公司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市场营销也被整合在一起,整个专业人才培训需要现场编程,调试,界面编程,生产管理和销售运营。促进高职院校的培训工作,在追求高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人才技能的全面发展。

2.3开设动手课程并注意课程评估

技能培训应通过开设实用学科,选择社会调查表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明确市场环境和学生的毕业发展。通过将学校培训资源与校外培训环境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以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的质性发展,并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环境。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和职业能力综合分析实现了职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能够反映在课程设置中,职业能力评价是课程评价和职业课程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才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3]。

市场研究表明,公司在选拔人才时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的追求。因此,需要在职业道德和心理水平上进行培训课程,以培养高职院校的人才。课程的内容包括:专业讲解,职业前景分析,思想道德训练,法律知识讲解等等。同时,它与俱乐部活动,创业比赛等的设置相结合,以完成学生的培训任务并鼓励学生参加。当课程和活动的内容实现整体质量的提高时,我们帮助学生实现职业适应性的发展。

专业人才培训计划的设计应提高其实用性,以使来自各个专业基金会的专业课程可以相互结合。课程包括:机械图的设计和标签,电气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基于机器的设计,组件和材料匹配以及系統控制过程的配置。

2.4专业提升核心课程

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课程的设计和配置应确保能够维护和维护工业机器人的安装和调试,并且销售和服务保持一致。核心职位反映相关专业标准的要求,并促进课程知识点的选择,技能改进,目标设定和课程内容的掌握,以与时间和实践保持同步,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其专业技能[4]。

2.5工业机器人行业人才培训的区域代表

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实现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选择一家负责任且注重技术的企业,拥有先进设备和高水平管理能力的企业可以激发校企联合建设的活力,并促进工业机器人的研发。该平台可以实现服务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双重提高。

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需要大学师生参与项目产品的设计、研发、安装、测试、销售和服务也需要学生参与。同时,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实现课程体系的共同组织,实现现行课程标准的优化,使教育活动成为学校,企业和社会的结合体,并从整体上指导师生。要建立基本保证和教育质量保证的制度。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职业技能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补充学习,公司教育和科学研究,以实现师资队伍的组成。此外,大学本身还聘请专业技术人才担任教师,就业形式可以是全职或兼职。教师必须是大学科研项目的参与者和研究活动的保证人,以便教师可以将其一线经验纳入其日常教育中,并实现教师专业和教育技能的协调与发展。

区域主要行业的人才培养应着眼于技术的改进,以使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可以通过联合建设和联合培训来改善中央组织的职能和开发技术。加强区域辐射,建立教育,生产,科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培训基地的一体化结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生产和教育的高等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可以帮助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的学生发展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反映出当地市场环境的特征。要确保学生满足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应用型人才,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建设水平的优化。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个人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淑英. 产教融合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路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5):351-352.

[2]刘金南,程寿国.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 读书文摘(中), 2019, 000(010):p.1-1.

[3]李扬新.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 000(017):236-237.

[4]曹克刚.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实践与探析 ——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24).

作者简介:何佳,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外聘教师 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成雪婷,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钟道均,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罗嘉浚,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关于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建设的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