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疫情防控工作对我区的启示和建议
深圳市疫情防控工作对我区的启示和建议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特别是在今年爆发的多起境外关联本土疫情,采取了“城市慢生活、疫情快严控”的封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扩张,快速实现了“动态清零”,保证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平稳有序发展,为全为疫情防控树立了榜样。
一、深圳市疫情防控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防控指挥坚强有力
深圳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及各工作组各工作专班,坚持“五个一”工作制度,即坚持一天一例会、一天一研判、一天一协调、一天一表格。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亲自挂帅,保持24小时有人值班和领导带班,落实零报告制度,指挥体系统处于长期激活状态。一旦发现本土疫情,指挥部第一时间靠前指挥、统一领导,及时统筹全市资源、开展应急疫情处置。并按疫情等级,由省、市处置工作专班和行政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成立联合现场指挥部统一决策,按照预案明确的综合协调、流调溯源、严管密接、紧急救治、社区管控、人员转运、物资保障、信息管理、集中隔离、区域检测等专项工作组工作职责,专项工作组组长均由一名市领导担任组长,以便集中统一资源,全面协调指挥,做到了各司其责、各尽其职、协调配合、有序管理。特别是“03.09”粤港跨境司机关联本土疫情社会面病例散点多发、新增病例连续3天达两位数以上的危急时刻,指挥部果断决策,实施了“城市慢生活、疫情快严控”一周的封控措施,全市范围内公交、地铁停运、商铺关闭、人员封控,除保障生活的快递人员和出租车可以正常外出,全市各街道、道路做到无人无车,在七天时间内全员开展核酸检查,全面筛查隐患,快速实现了社会清零目标。深圳市之所以能在快速实现社会清零,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坚强领导、统筹资源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流调溯源精准施策
一是机制完善组织健全。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就成立了由市应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委组织部四大部门分管领导组成的流调溯源前线指挥中心,统筹全市流调、判密、转运、隔离等全流程各环节。区级流调溯源前线指挥中心配备领导规格高、能决策、善协调,一般由区委常委牵头,分管公安、卫健工作的副区长配合。疫情期间,指挥中心领导集中进驻酒店,保证24小时待命,随时处置应急情况。同时组建了9900人流调队伍,按照市级指导队(30人)+辖区三级流调梯队(2700人)的模式进行组建,公安部门按照1:1比例配备公安干警2730人;各区工信部门、政府数据部门各配备10名技术人员(共240人);各区按照每万人配备1.5名外呼人员(共2700人)以及每个街道、社区各配备2名流调辅助人员(共1500人)。做到了三级指导、分级管理、点面结合、全员跟踪,确保进出深圳人员信息随时更新、疫情隐患及时排查、流调跟踪精确掌控。
二是突出重点规范流程。深圳市充分发挥公安、公共卫生、工信部门优势,聚焦“四个重点”,即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时间、重点专项,深入开展“六查”:查初始轨迹、查电子围栏、查管理数据、查视频监控、查消费记录、查日常关系,完成“四个转换”:将核心信息转换成精准轨迹、将精准轨迹转换成重点场所专项、将重点场所专项转换成任务清单、将任务清单转换成一人一档,做到每个病例“一图一表一报告”。明确规范“1+4+6+24”流调工作要求,发现初筛阳性个案后,流调队1小时到达现场(发现地、工作地、居住地、活动停留地),4小时完成核心信息初步流调、划定重点人群范围,6小时完成密接、次密接转运隔离和重点场所管控措施,24完成重点人群核酸筛查,查清基本情况,形成流调报告,确保不遗漏任何一条信息、不遗漏任何一名风险人员,以最快速度消除社会面传播风险。
三是探索思路总结经验。深圳市政府对流调工作提出了“扩面、加深、提速、闭环”的工作指引,总结了提炼了“快准狠扩足专精”7字流调经验:“快”就是抢抓黄金24小时,“准”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精准判定密接次密接,“狠”就是用破案力度开展流调工作,“扩”就是适当扩大涉疫风险排查范围,“足”就是应判尽判、应断尽断、应管足管,“专”和“精”就是确保流调跟着风险走、核酸跟着流调走、密接次密接跟着流调走、隔离人员、准隔离人员跟着流调走,做到一病例一专班,一病例一流程、一病例一报告、一病例一结果。
(三)风险人群严格管控
深圳市把新冠肺炎疫情感染者、密接者、次密接者、一般接触者定为四类风险重点人群。建立密接、次密接数据库,定期收集核对判定、转运和隔离情况,属地转运专班在6小时内将发现并追踪到的密接、次密接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对重点人员在特定时间段内在重点区域有停留4小时以上的人员赋黄码,按照“三天清零”要求,通过短信、电话、上门等方式督促完成检测,对一般人群发送短信通知督促完成检查,对已离深的风险人群,通过区域协查、专项推送、短信通知、电话联络等方式追踪落实管理。对中高风险来深人员,制定了《中高风险地区来深人员疫情核查防控工作指引》,动态调整来返深人员分级分类管理。重点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深人员排查实行“每日一张表”通报制度,落实3个100%,即 100%24小时核酸检测结果、100%验证行程码、100%绿色健康码,在入深机场、高铁站、公交车站、船运码头等场所,配备专业人员实行“快检+普检”核酸检测,对公路来深货车司机或大型客运车辆人员开展“抗原+核酸普检”。 对境外(含香港)来深人员采取落地检测、当日开始隔离14天,并坚持每天核酸检查,14天后核酸检查阴性,再居家隔离7天,检测正常才能正常外出活动。同时,深圳市在疫情社会性清零后仍坚持在全市普检,全市设立免费检测点至少配备医护人员、志愿者、安保人员20000余人,每天开展核酸检测1000万人以上,防范区所有人员进入小区、商场、停车场、餐饮店等所有场所必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查阴性证明,非防范区则要求提供72小时核酸检查阴性证明。并在场所打卡,出示行程码。所有小区、工厂、商超等公共场所均设立电子哨兵,进门前以身份证或健康码扫码打卡、自动测温方可进入,节约了人力资源,但也增加了财政负担,这是深圳市以人为本,不惜代价的管控模式。
(四) 社区管控网格服务
按照“包片包栋、定格定责”原则,深圳市将所有小区、城中村纳入网格管理范畴,1名干部负责4-6栋楼为一个单元格,统筹公安、医护、物业公司组建网格工作小组,建立楼栋微信群,实行清单化、网格化、名单化管理。在封控区、管控区成立临时党组织,统筹区域内管理服务。
一是强化围合管理。在社会清零状态下,全市所有小区、城中村全面实现“物理围合+白名单+人证码合一+72小时核酸证明+电子哨兵”覆盖,每个围合区域仅保留1--2个出入口,保证24小时有下沉干部和保安共同值守,监控重点人员,随时采取措施。同时,安排无人机或巡逻队24不间断巡逻,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二是规范“三区”管理。对“封控区、管控区
深圳疫情防控工作对我区的启示和建议
本文2022-09-07 11:16:1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3288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