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寄递渠道禁毒综合治理的思考
强化寄递渠道禁毒综合治理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寄递业快速发展,在服务经济社会、方便百姓生活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作为贩毒渠道,寄递渠道毒品犯罪打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寄递渠道毒品犯罪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经济、移动支付和快递运输的普及应用,吸毒人员通过社交软件等联络纠合聚众吸毒,毒贩利用大众网络平台进行零星贩毒,邮寄、同城快递、物流以及数字货币支付等方式,已成为越来越多毒品犯罪分子企图逃避打击的渠道。寄递业具备极强的物品传送能力,使得毒品犯罪能够突破传统条件下时空的束缚,实现远距离、高频率的交易。同时,寄递渠道毒品犯罪中人货分离,溯源问题存在一定难度。相较传统贩毒模式,犯罪分子可以将毒品送至全球各地,将寄递渠道作为毒品走私贩运快车道。总之,“互联网+寄递”毒品犯罪由于具有隐蔽性、虚拟性以及地域跨度大等特点,导致相关部门查办难度加大,这是此类毒品犯罪多发的重要原因。
隐蔽性强。一是交易形式隐蔽。传统的毒品犯罪中,毒品和货款同时交接,就是所谓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近年来出现的“互联网+寄递”贩毒模式,将毒品和钱款交易分割开,较之传统毒品犯罪而言,更加隐蔽,加大了发现、查处、取证难度。此外,某些快递未严格落实寄递货物实名制要求,势必给案件侦查工作增加难度。一些毒贩甚至指使不知情第三人代领邮件,这也给调查、取证、犯罪认定等工作制造了一定障碍。二是毒品伪装性强。为规避查验,毒品均被伪装成“糖果”“巧克力”等食品形式,若不使用特殊的查验方法,无法靠肉眼发现其内在成分。
虚拟性强。“互联网+寄递”贩毒模式中,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联系,一般均使用虚拟身份,查实需要一定时间,较之传统方式的侦查难度更大。在支付方面,货款通过线上支付,交易双方多使用类似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的模式,冒用他人身份开设账户进行交易转账或使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也给侦查带来很大难度。
跨度较大。“互联网+寄递业”贩毒模式经常采取层层转包、多段寄递的方式,过程中涉及的快递单据多、收件和发件人面广、地区多,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很难通过审单方式有针对性地对高风险货物进行布控查验。同时,此类犯罪模式涉及的犯罪区域跨度较大,对办案时效性要求又高,势必导致调查取证难度加大。
此外,犯罪分子还看中了“互联网+寄递”贩运毒品犯罪的成本低廉,相较传统贩毒途径,接洽环节中,仅需通过互联网进行勾连,除了上网费用和时间成
强化寄递渠道禁毒综合治理的思考
本文2022-08-14 14:22:1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3267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