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生态环境局关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调研报告
区生态环境局关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目标,2017年4月开始,我区开展了以截污纳管、源头管控、规范排水为重点的“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计划到2022年,我区将全面建设成为“污水零直排区”,范围为19个乡镇街道的所有建成区以及乡镇级以上工业园区和全区的雨污水主干管网。
截至今年7月,全区市政主干管网和居民小区一二级管网深度排查完成397.5公里;全年计划开展23个居民小区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已开工建设13个,3个完成建设;对库区四乡(富山、上垟、屿头、平田)开展主干管网、居民小区的深度排查及整改工作,深度排查已完成;开展7个省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主干管网排查完成率36.7%,园区内企业排查完成率和整改完成率分别为85.4%和43.6%;各乡镇街道对照《xx区2019年度污水零直排建设实施细则(试行)》以及相关会议精神,建立四张清单,开展挂图作战和销号整改。全区工业企业板块排查完成79.2%,整改完成47.7%。六小行业及其他类基本完成排查,整改完成75.2%。企事业单位排查完成74.2%,整改完成51.4%。但是,“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涉及城市建设污水处理能力、管网建设、长效运管等各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时间特别紧迫。我区“污水零直排”工作已全面启动,根据《xx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到2022年7月底前,我区将基本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时间上尤显紧迫。
(二)专业队伍缺乏。“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已在全省全面铺开,具备相应资质的技术服务单位比较稀缺,供不应求,技术服务力量严重不足,建设团队力量不一,质量和进度均不易确保。
(三)管网方面因素。一是处理能力不够充足。我区现有3座污水处理厂,其中江口污水处理厂、院桥污水处理厂、宁溪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分别为12万吨/天、1.95万吨/天、0.2万吨/天,总处理规模约14.15万吨/天。由于同期全区供水量约为15.6万吨/天,再考虑到企业的自备水、雨污串管及农村地区的生活自备水等综合因素,污水处理能力已经不足。此外,根据《xx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规划方案》测算,至2022年,我区城乡旱季污水量将达到16.72万吨/天,雨季达到19.33万吨/天,若遇台风等特殊天气,3座污水处理厂将全部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将导致一部分污水溢流河道,污染水体,引发灾害。
二是运行负荷接近饱和。从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来看,江口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为93.3%,院桥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为98.9%,宁溪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为102.2%,由此可见,我区污水处理厂运行已接近满负荷,或者已超负荷。
三是管网建设不够完善。目前,我区建有污水泵站15座,一、二级污水管网366公里,污水管网基本覆盖城乡建成区。但由于原先老城区管网设施建设标准低、新建区建筑设计未能全面落实好雨污分流以及建设主体多头相互衔接不畅等历史问题,城区管网系统存在较多的疑难杂症。
(1)老城区管网设施建设标准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排水系统建设未实行雨污分流,导致老城区范围的相关建筑和配套市政道路都是雨污合流。前几年虽然采取末端截流的改造方式,但没有真正在源头上解决雨污分流问题。
(2)新建区建筑设计未能全面落实好雨污分流。特别是新建城市商业区一些“六小行业”集中的临街商铺,在房屋设计时对商铺店面的排水、排污、隔油
区生态环境局关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调研报告
本文2022-04-27 08:01:5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3133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