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蓝军战略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22-04-13浏览:2793下载200次收藏

《孙子兵法·形篇》说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意思是说善战者首先要让自己变得不可战胜,其次再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而让自己变得不可战胜主要在于自己。那么,自己怎么做才能变得不可战胜呢?建立蓝军主动发起自我挑战,则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秘密派一些军官佯装战败被俘,去学习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在非洲和欧洲的作战模式,体验其作战思维,然后再回来从埃尔温·隆美尔的角度对盟军的战力和作战计划进行评估。这些学习敌人战略战术的军官,就被称为“蓝军”。他们在军事模拟对抗演习中专门扮演假想敌的身份,通过模仿对手的作战特征与红军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提高红军的作战能力。

世界上最早创建的蓝军部队是以色列于1966年组建的“外国空军模拟大队”。该部队以一批优秀飞行员为核心,模仿敌军——伊拉克军队的空战动作,并全部按伊拉克军队的导师——苏联军队的方式进行训练。以色列空军通过与蓝军的模拟对抗,大幅提升了歼敌技能,随后在实战中以1∶20的战损比率重创伊拉克。

这种军事训练的有效性理论很快被运用的企业的管理上。军事意识极强的华为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蓝军部门,蓝军代表主要竞争对手或创新型的战略发展模式。按照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解释,“蓝军就是要想尽办法来否定红军”。蓝军可以虚拟各种对抗性声音,模拟各种可能发生的信号,通过自我批判、警告与模拟,使华为保持很高的“冬天”意识。

这种红蓝对抗的训练方式,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现代化国家国家管理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在这样的训练中,蓝军所起的作用就是发现红军的漏洞和错误,并强迫其赶紧弥补漏洞,修改错误。发现的漏洞和错误越多,对红军的帮助越大,既能帮助它完善自己的计划,又帮助其提高战斗力。

教育领域的模拟考试就是另一种版本的蓝军战略。负责出模拟试卷的人就是蓝军,他要想尽一切办法高度模仿高考或中考试题的难度、样式,刁难考生。负责组织学生考试的学校完全按照高考或中考的模式进行考试。模拟考试的基本目的就是:在最接近目标考试的情境中实战测试,查找学习上的漏洞、熟悉考试程序和感受考试氛围。其中查找学习上的漏洞是最主要的目的。许多考生都将关注点放在获得的分数上,这是错误的,因为这背离了模拟考试的目的。你获得的分数反映的是你已经成功掌握了的内容,而我们的问题恰恰存在于那些扣掉的分数上。因而我们应该将关注点放在那些被评卷老师扣了分的试题上,因为那是我们的漏洞和不足。我们应该研究我们为什么错,怎样改正才能保证今后不再重犯。这样说来,发现的漏洞越多,越能找到真实的自己,越能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从而越有可能提高我们自己的能力。

邓小平受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一个听过枪声的士兵和没有听过枪声的士兵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邓公的意思是,接受过实战演习、感受过战争氛围的士兵对战争的认识和理解是会有质的飞跃的。同理,经受过模拟考试训练的考生,其心理承受能力、应对试题的能力以及应对考场突变情况的能力跟一个没有下过考场的考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而模拟考试对一个考生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经历。

蒙哥马利利用蓝军战略,使自己部队的作战能力超越了德国;以色列空军利用蓝军战略很好的提高了自己的战力,很轻松地就战胜了伊拉克;华为依靠蓝军战略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水平,使自己企业获得飞速发展。作为迎战高考的考生只要认真对待模拟考试,一定会更加了解自己,更有针对性地安排考试后的学习计划,进而使以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能做到有钢用在刀刃上。

模拟考试就是教育领域中的蓝军战略,充分利用将大有可为。

蓝军战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