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工作中数据可视化的创新探索论文
内容摘要:
数据可视化是统计调查数据发布、传播的重要载体,能够更直观、有效地展示统计调查数据开发成果,更有利于发挥统计调查分析研究作用。当前政府统计部门统计调查数据可视化手段还比较简单,运用比例还不高,这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据发布载体多样化,数据受众需求不断提高形成了较大反差。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政府统计调查数据可视化方式,总结现有手段的局限性和不足,并结合新数据可视化软件、平台,探索政府统计调查数据可视化创新技术方式及其运用场景,为统计调查工作不断发展、进步作出努力。
关键词:政府统计调查;数据可视化;创新
一、数据可视化相关概念及研究背景
(一)数据可视化相关概念
数据可视化是关于数据视觉表现形式的科学技术研究,其中数据视觉表现形式是以某种概要形式抽提出来的信息,包括相应信息单位的各种属性和变量。数据可视化是一个处于不断演变之中的概念,其边界在不断地扩大,主要是指技术上较为高级的技术方法,允许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以及用户界面,通过表达、建模以及对立体、表面、属性以及动画的显示,对数据加以可视化解读。
数据可视化技术主要借助图形化手段,直观地传达数据集的关键方面和特征,进而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其基本思想是将数据库中每一个数据项作为单个图元元素表示,大量的数据集构成数据图像,同时将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数据,从而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数据可视化发展历程
数据可视化通常被认为伴随统计学的诞生而出现,用图形图像描绘、记录量化信息的思想,从人们开始观察这个世界进而产生测量、管理的需要时就出现了。15-17世纪是可视化起始阶段,随着测量学、绘图学快速起步,三角测量技术、数学函数表相继出现,数据可视化也开始了早期探索。18世纪伴随早期统计学的萌芽,数据可视化进入孕育期,出现了直方图、柱状图、饼图、圆环图等图形形式。19世纪官方统计机构在欧洲普遍建立,数理统计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可视化图形开始制定分类和标准,数据可视化成为展示数据信息的常用方式。20世纪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带来的高分辨率图形展现和交互式图形分析,数据可视化进入发展黄金期。进入21世纪,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海量、高纬、多源、动态的数据特点使得数据可视化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帮助数据受众从大尺度、复杂矛盾甚至不完整的数据中快速挖掘有效信息。
(三)创新政府统计调查数据可视化方法的意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大数据时代使政府统计部门能够通过行政记录、商业记录、互联网与传感器记录等途径,多领域、深层次获取和使用全面完整系统的数据,统计调查数据得以迅速丰富完善。与此同时,统计调查数据发布载体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着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终端等软硬件设施的发展普及,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统计调查数据的载体不再局限于平面纸介质。
现代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数据加工中融合了美学因素,顺应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统计调查数据新兴宣传展示载体多媒体、动态化的功能需求。同时,网络媒体时代读者碎片化、快节奏的信息汲取方式,也要求数据可视化手段与时俱进具备简洁明了、可交互等特征,以更好地帮助公众理解政府统计调查数据及其分析解读。
数据地图、单词云、时间线、交互图表等新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可以更好揭示经济发展规律,通过整合琐碎信息,将繁杂的信息要素化繁为简,帮助统计工作者分析经济运行情况,揭示经济发展核心问题,以更加直观明了的方式向公众展示统计数据。同时借助交互功能提高受众参与度,通过互动性提高统计调查数据透明度,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
新的数据可视化方法还可以更深层次揭示社会现象,通过多维度收集数据,并对各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得到多种可能,进而分析研究数据间的关系,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分析社会问题。形式多样的数据可视化手段还便于公众认知深层次的社会现象,理解社会热点问题,加强政府统计工作与群众的联系,提高公众对统计工作的配合度,促进统计调查事业发展进步。
二、传统数据可视化方式及其不足
当前,政府统计部门对统计调查数据的可视化主要方式还是通过excel制作数据表、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它们的共同不足是平面、静态,注重突出单个指标的特征,所展示的数据间关系、趋势较为单一。这些可视化方法基本都基于规范采集的结构化数据,难以呈现规模庞大、种类繁多的大数据各变量间的复杂关系,也无法满足公众对数据深渡分析解读的需求。
数据表是政府统计部门最常用的反映统计资料的表格,通过对统计指标加以合理叙述的形式,使统计资料条理化,简明清晰,便于检查数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其主要不足是简单罗列统计指标名称、数据等信息,未使用线条、图形等便于理解数据间关系的表达载体,需要用户自行开展较为复杂的抽象对比分析,难以满足公众具象直观了解统计调查数据资料的需求。
柱状图以长方形的长度为变量,用于比较两个或以上的价值(不同时间或者不同条件),只有一个变量,常用来比较同一指标下的不同群体。其最大不足是只能比较单个变量在某一特定指标下的特征,难以反映海量数据间的趋势性关系,且许多条形图可能还会造成趋势线的印象误导,而不是突出离散值,多组柱形又可能变得难以解析。
折线图是显示值如何变化的一些相互连接的点,通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连续数据),常用来比较多组数据间的变化趋势。其不足同样也是表达的数据量有限,且关注重点在趋势线,难以分析比较离散的数据点,同时太多的趋势线也使得用户很难看到单根的
统计调查工作中数据可视化的创新探索论文
本文2022-04-02 09:53:5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3036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