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统计调查工作中数字化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2-04-02浏览:2125下载161次收藏

 统计调查工作中数字化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伴随从中央到地方对数字经济领域推进政策的实施,加之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支撑,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数字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拓展的业务越来越宽泛,出现了智能制造、云医疗、云办公、云展示、线上文娱、在线消费、无人配送等业务,统计调查工作如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层出不穷的新模式、新业态,是数字经济时代对所有统计调查工作者提出的挑战。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对统计调查中的数字化应用构思谈一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数字经济的六大特征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迅猛,我们对其研究、挖掘,可以发现数字经济有以下几点特征及属性:

  一是存在数字红利及其产生的技术和经济基础。低成本的连接、处理、比特构成了数字红利,这样的规律也印证了梅特卡夫定律。

  二是基于网络和数字的通用领域趋向垄断。从实践来看大者恒大。在零售、搜索、游戏、社交等相同领域,初创公司失败者众、或赢利艰难、真正成功的很少,从经济理论看,全球统一的大市场已经形成,边际成本趋于零,所以垄断是自然的。

  三是拓展领域,发展规律尚需探索。在垄断之外,还有很多别的要素是这些领域成功必须解决的问题,例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网约车、共享单车等,至今为止,这些领域还不能说已经找到了各自的发展规律,依然在探索中前进。

  四是数字经济的构成及主体。信通院的报告指出:数字经济的构成主要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包括四部分,第一是互联网产业,第二是电信业,第三是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第四是电子信息制造业。而产业数字化不仅是数字经济的主要部分,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五是数字经济不是数字的经济,是融合的经济。数字是一个宏观经济形态的概念,所有的数字都要有载体存在,而载体就是工业产品。

  六是走向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是主要路径。数字经济可以看作是未来经济形态的一种表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从手工作业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和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功能和流程的优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二、三大产业的数字经济催生统计调查数字化应用

  当前,我国数字产业化总体稳步增长,产业数字化也稳步发展。2019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达7.1万亿元,占gdp比重的7.2%,同比增长11.1%。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达到28.8万亿元,占gdp比重29.0%。目前,我国三次产业数字经济呈现三产优于二产、二产优于一产特征,2019年,我国服务业、工业与农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7.8%、19.5%和8.2%。为更好了解数字经济所带来的积极变化,我们选取了三次产业数字经济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对统计调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开发统计调查数字化应用必不可少,能更好地帮助统计调查工作走向数字化、无线化的大趋势:

  (一)数字服务业。据《中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指出,疫情期间,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服务需求、扶持商户渡过难关、助力社会抗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数字化应用,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美团、饿了么、滴滴、支付宝等生活化应用,其中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牵手支付宝升级数字化服务模式,搭上了增长快车道。它们通过结合花呗“先享后付”能力推出“移动花卡”,聚合双方权益,除了套餐优惠,还附加了饿了么、虾米等阿里系列权益,带来更好的号卡体验。同时,推出了“双v会员”,就是把移动会员跟支付宝会员打通,变成一家线上会员俱乐部。截止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宝小程序用户量已经突破2亿,运营商还在继续深耕用户运营新阵地。

  (二)数字工业。工业数字化转型是在传统产业中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统计调查工作中数字化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