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代表主动督办建议办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代表主动督办建议办理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牢固树立人大意识,对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比较重视。尤其是各级领导对于自己职务的任免机关非常尊重,严格要求本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严肃认真对待建议办理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建议提出的问题,力求实效,力求代表“非常满意”。事实上,建议办理工作推动政府及其部门解决了一大批民生实事难事,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代表满意率也逐年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有了很大提升。
但毋庸讳言,在办理工作中,部分办理人员对人大代表建议的认识不够明确,没有站在人民的立场重视人大代表工作,即使领导喊破嗓子,他们也只是做做样子,潦草回复打发代表,然后想方设法请代表填写“满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文来文往做解释。部门工作人员把收到的建议视为普通信访件,满足于从政策层面做解释(笔者认为,即使是普通群众的信访件,也必须给予认真严肃的回复),通篇引用上级文件,无非说明代表提出的事项不符合政策;如果符合政策,也需要代表理解当前条件不成熟,无法办理;即使条件成熟,通篇也是“我们将.....”怎么样怎么样,不见他们实际办理的措施和步骤,更遑论成效和结果。二是“面对面”抹不开面子。近些年,由于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办理单位改变了过去那种“文来文往”的做法,变成了“面对面”。主要做法是:邀请建议的领衔代表和个别附议代表到单位座谈,或者先看现场再开会座谈。座谈会先“汇报”办理过程,再请代表“做指示”,最后单位领导表态发言,场面客气而热闹。最后,工作人员拿来一张表格,“请君入瓮”填写“满意”。中国人是最讲面子的,所谓“人怕当面树怕剥皮”,且不论当面不好说各种不满意,更何况还未离场又填写此类表格,代表即使心里有一万个不满意,也不好意思、不给面子写上“不满意”三个字啊。所以,这种面对面也多半是强人所难、“被满意”而已。当然,真心实意办理、办理确有成效的,代表肯定是心满意足100%地给予满意的。三是代表配合走过场。有的代表对自己提出的建议不上心,当初写建议或是激情满怀,或是临时起意,或是完成任务,但到了办理或督办阶段,有的代表竟然忘记了建议的内容,有的听到办理单位诉苦就放弃了自己的初衷,有的架不住办理单位请来的说客三番五次的劝说也只好违心的“被满意”。凡此种种,反映了代表在建议办理过程中被动、无足轻重、少有作为的情况,必须引起各级人大和代表的重视,尽力研究解决。
笔者作为地级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办理单位、参与办理工作,特别是针对一些办理效果不明显、代表不满意的建议,主动作为、沟通两头,帮助办理单位出主意想办法,力求办理单位有作为、代表基本满意。为此,有一些思考和建议,在此受教于大家。
第一,代表要不忘初心,重视自己的建议。从代表职务性质方面来说,人大
关于代表主动督办建议办理工作的思考
本文2022-02-12 12:03:4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956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