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行走手册》序言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21-11-25浏览:2607下载260次收藏

——《行走手册》序言—— 

          让我们认识脚下的这片土地

                    文/xxx

     xx县教研室负责人远道赐书,谓其教育读本《xx行走手册》行将付梓问世,嘱撰序文。不侫不文。作为一名耕耘在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尤不娴于作序。惟大通县教研室雅约,又义不能推辞,谨握管书写,不复计其工拙。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源渊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其中一个要人就是唤醒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广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获得底气,作为教育部门,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在拜读《大通行走手册》时,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潜入笔者脑海。同时,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对乡土教育的思考在内心深处经久不散——

     如果年轻一代,对中国这块土地,对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上无知,在情感和精神上疏离,我认为是很可怕的。

     现阶段,由于教育的缺失,由于强势文化的影响,钱理群先生觉得,这种现象现在己经有所显现。作为学者,作为任教多年的老师,钱理群先生一直非常关注青少年的精神成长。

     他曾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作为教育部门,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因为中囯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源泉,是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精神基础。青海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陲之地,历来民族复杂,古今亦多变化。 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中华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在这块神奇、广袤的土地上,上演过无数震憾人心的历史活剧,涌现出很多千姿百态的风流人物,积淀着厚重旖旎的人文底蕴。

      而隶属于古城西宁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周、秦至汉代,猃狁匈奴在此居住;西晋六朝,诸羌出没。唐贞观初年曾设米川县,宋元时属唃厮啰,明朝为海夷麦力干占据。据巜大通县志》记载:宋时在浩门河上筑城,命名曰大通城,后遂名浩门为大通河。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复修城于卫地,建卫制时,名曰大通卫,从属西宁府。乾隆九年(1744年),移卫于白塔城(今大通城关镇)。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卫为县,仍名大通县,至今已248余年。1985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改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这个“大杂居、小聚居”的区域居住环境,多元文化渗透交融的的文化环境,同甘共苦、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在各族人民的心田留下了包容、团结、和谐、自强等优良文化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青海最宝贵的财富是精神,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建设新青海,要有新精神,就是站在昆仑之巅宁望全国和世界的登高精神;就是维护民族团结、保护绿水青山、造福全囯的团结奉献精神;就是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激励新担当、新作为的不懈奋斗精神……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至至善。” 在拜读中,笔者愈发强烈地感受到一个时代命题:让广大少年儿童认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这个命题,是一个很重大的且被我们忽视的教育课题,也更是中美基础强育孰强孰弱的体现。

     就拿著名学者戴明贤、封孝伦先生的观点来说:当远离自己生长的土地,远走他乡与异囯,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时,青年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土地知之甚少,对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对厮守在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更是人自身的存在危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与上世纪鲁迅、胡适、钱钟书那代人相比,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已经差了很多,而更大的问题是,目前,所谓“世界”的概念,“全球”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西方的,甚至只是美国的,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双重危机。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由于受全球化、国际化时代的影响,他们的对世界的观观念,对人类的观念,比过去要强得多。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远离乡土的趋势,大批年轻人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去国外。他们不论离开本土去“漂泊”,还是“坚守”本土,但本土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故乡,也可以是理解为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影响较大的地方。

    如果他们心中拥有自己精神的“家园”,也就有了民族文化的“根”。那么,漂泊中就会有乡思,就有心灵的归属和依靠;困守中也有认同,也不会因为对日常生活的不满而牢骚满腹或麻木不仁。

     大通县教研室研发的《大通行走手册》就是落实语文教育改革中所提出的“大语文”理念,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的有力举措。通过《大通行走手册》这种教育读本,引导广大学生去了解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去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去关心这块土地上的普通人民,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并把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并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丰厚的精神底子……

     ……

     最后,笔者想再度引用著名诗人艾青先生的诗句与孩子们共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行走手册》序言

点击下载
分享:
上一篇:优秀党务工作者发言稿下一篇:党课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